-
日期: 2025-04-25 | 來源: Tech星球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買房賣房 | 字體: 小 中 大
圖注:某海外解包劇透網站。
除了這些技術內鬼外,還有官方內鬼,字面意思就是官方將新內容故意或直接告訴內鬼們,經由他們之口傳播至玩家,這種內鬼也被玩家戲稱為“奉旨爆料”的“公公”。譬如,《王者榮耀》新皮膚“趙靈兒”的建模圖,在官方發布預熱PV(PromotionVideo,宣傳視頻)前24小時通過某微博大V流出,
當然,還有壹些假內鬼,多為營銷號,打著爆料的噱頭,他們既非通過技術手段竊取情報,也未與廠商達成默契,而是以營銷號、自媒體為載體,通過編造、拼接、誤導性信息構建 “先知” 人設,形成壹條從流量收割到商業變現的完整產業鏈。
當“劇透”成為壹門生意,有人賺下購房首付
在游戲行業的灰色地帶,內鬼們構建了壹套精密的盈利體系,他們深諳玩家對游戲內容的渴望,將提前泄露的情報轉化為真金白銀。
游戲內鬼最主要依靠的是通過發布泄密視頻,獲得內容平台的廣告分成與激勵。如國內某個《崩壞:星穹鐵道》內鬼在B站的“謎語人式爆料”視頻,單條播放量破千萬,僅B站創作激勵就有上萬元,而且風險極低。在國內,這也成為內鬼們主要的變現方式。依靠泄密信息帶來的大量用戶,這樣能夠迅速建立自己的粉絲流量,1萬粉絲最快1個月就能積攢出來。
緊接著,他們會建立自己的專有粉絲群,然後推廣游戲周邊賣貨。《原神》壹位內鬼在視頻中展示定制鼠標墊、角色手辦,並附上專屬購買鏈接,傭金比例達30%。更有甚者,與淘寶商家合作“劇透概念股”,提前泄露新角色外觀後,相關Cosplay服裝銷量暴漲,內鬼從中抽取15%利潤。
還有些“奉旨爆料”的內鬼,則會與游戲公司達成合作,成為官方預熱版本新內容的“喉舌”。例如,某手游的壹款還未曝光的新皮膚,會提前由百萬粉絲的UP主泄露實機視頻,實為廠商默許的預熱手段。此類“官方內鬼”每條爆料可獲得數萬元以上的報酬,甚至參與皮膚銷量分成,收入可達幾拾萬元。
有玩家告訴Tech星球,有UP主曾私底下在其核心粉絲群裡透露,靠這種方式兩個月就賺了壹套購房首付。
另有些內鬼還會將手中的游戲測試服內的游戲賬號進行出售或租賃。譬如,《絕區零》首次測試時,某內鬼以3000元/個的價格出售賬號。更有甚者,利用技術漏洞批量生成測試賬號,通過淘寶店鋪“租賃”給玩家,日租金50元/賬號,月入可破10萬。
當然,最賺錢的當屬內鬼在海外搭建劇透數據庫網站,通過廣告和會員訂閱盈利。這類網站日流量可達百萬級,站長每月廣告收入超10萬美元。部分網站還提供付費API接口,供全球游戲攻略APP調用數據,單次調用收費0.01美元,年收益達數百萬美元。
游戲廠商、玩家、內鬼,永遠的“叁角戀”
在游戲行業的生態鏈中,廠商、玩家與內鬼構成了壹種充滿張力的叁角關系。叁者既相互博弈又彼此依存,在知識產權、用戶體驗與利益驅動的漩渦中,上演著持續不斷的 “貓鼠游戲”。
游戲廠商對內鬼的態度,在“嚴懲”與“利用”之間搖擺。壹方面,米哈游、騰訊等頭部企業頻繁訴諸法律武器:2024年米哈游起訴蠶豆網獲賠33萬元,2023年《原神》內鬼“Project Celestia”因泄露測試服數據被追究刑事責任,罰款50萬元。這些行動旨在保護知識產權,維護版本內容的神秘感與上線時的沖擊力,畢竟,玩家對新角色、新劇情的期待感,是驅動游戲營收增長的核心動力。
但另壹方面,部分廠商暗中與內鬼達成默契。內鬼們通過“奉旨爆料” ,借“泄密事件”制造話題熱度,甚至推動游戲上熱搜。這種通過可控的信息泄露,用最小成本引發玩家討論,同時避免官方直接劇透的生硬感。壹位手游運營總監曾在行業論壇透露,“我們允許20%的核心內容被‘意外泄露’,這相當於免費獲得了千萬級的預熱流量。”-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