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4-26 | 來源: 定焦One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車展 | 字體: 小 中 大
車企打響產品戰、智駕戰、流量戰。
兩年壹度的上海車展,向來是車企的“必爭之地”,更是我們觀察車企動向、了解車市格局的絕佳機會。
這屆車展明顯能聞到格局重塑的火藥味——當柒成展車變成新能源,特斯拉和蘭博基尼、勞斯萊斯等品牌集體缺席,車企爭相邀請海外媒體時,這場車展早已不是簡單的“新車秀”,叁個關鍵詞可以概括這場劇變:燃油車時代加速落幕,中國車市重新洗牌,以及本土車企的“出海大冒險”。
但變化的細節遠比這更耐人尋味,「定焦One」總結了本屆車展的叁大變化:
產品戰:無論是混動還是純電,SUV都成了核心戰場。
36萬平方米的展館裡,上百款新車中有43款全新車型,半數是SUV。其中新能源車占了柒成,混動和純電車型比例是4:6。
有意思的是,混動和純電戰場,車企們都不約而同押注SUV。混動陣營裡,賽力斯問界M8和理想L6的“守擂戰”打得火熱,有的傳統車企卻想用價格戰“掀桌”;純電這邊更誇張,零跑直接把帶激光雷達的SUV殺到13萬區間。
技術戰:以前家家宣傳智駕能力,現在個個強調安全。
走進車展,最明顯的變化是,“智駕”統壹改成“智能輔助駕駛”,各車企展廳裡相關展示大幅減少,智駕在新車發布時甚至成了被迅速帶過的版塊。
曾經慣用的“L2.9”、“准L3”話術更是徹底消失,企業對外統壹宣稱“產品僅具備L2級輔助駕駛功能”,智駕從過去的“宣傳大賽”變成了“狂秀安全”。
營銷戰:人形機器人比車模更搶鏡。
兩年前的國家會展中心,還上演著寶馬冰激凌事件,今年的流量密碼徹底換血:限量款帽子、明星整活、人形機器人和概念車。不得不說,這屆車展的營銷邏輯實際更“卷”了,要麼是取巧的引流方式,要麼是足夠前沿的科幻秀。
就連大佬們的社交場也換了規則。往年網紅CEO串門互動的熱鬧場景不再,取而代之的是產業鏈的“朋友圈秀場”:李想帶著寧德時代曾毓群試車,寶馬董事長和長城魏建軍來了壹場“跨國巨頭握手局”。這些看似隨意的同框,背後可能是供應鏈話語權的暗流湧動。
這場車展傳遞出最清晰的行業信號或許是:中國車市已經從“搶蛋糕”進入“分座位”時代——混動SUV的擂主未必能守到最後,中國車企的下壹戰可能不只在國內紅海,而缺席的玩家連上桌的資格都沒有。
產品戰:
SUV成主力,-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