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5-04-28 | News by: 财经杂志 | 有0人参与评论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2022年,美国司法部承认“中国行动计划”带来种族偏见,终止了该项目。但王晓峰的遭遇提醒在美华人科学家群体,美国政界针对这一群体的猜忌、打压及刑事检控随时会重现。
在川普重返白宫后的几个月里,在美华人科学家和学生受到更严厉的审查。今年2月份,川普签署了一份旨在防范中国带来的国家安全风险的总统备忘录,这份备忘录建立在他第一个总统任期内发起的多项行动的基础之上,包括审查科学家是否与中国有瓜葛的“中国行动计划” 。共和党参议员里克·斯科特(Rick Scott)2月提出法案,试图恢复该计划的一个版本。
3月,共和党议员已提出多项法案,禁止中国公民进入美国国家实验室或申请美国学生签证。密歇根州共和党众议员、众议院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House Select Committee on China)主席约翰·穆勒纳尔(John Moolenaar)向六所大学的校长发出请求,希望提供有关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专业的中国学生的信息。
去年以来已有一批顶尖中国科学家回国任职,他们集中在数学、物理等领域。81岁的中国半导体设备领军企业中微半导体创办人尹志尧近日放弃美国国籍,恢复中国国籍。美国商务部2022年宣布限制美籍人士在中国半导体企业任职。美国普渡大学数学系教授陈敏则于4月初回国,陈敏的丈夫、曾任教于普渡大学的沈捷已提前归国,担任东方理工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院长。美国俄勒冈大学的著名数学家林华新也于2024年底回到中国,加盟上海数学与交叉学科研究院。
美国科研资助机构迄今已冻结或取消了至少60亿美元的顶尖大学研究经费和合同,在美国科学界引发寒意。摄/金焱
“学术逃亡”
与川普第一任期不同的是,不只是华裔科学家,整个美国科学界都笼罩在不安和惶恐之中。作为川普政府重塑高校招生、教学等政策的一部分,美国科研资助机构迄今已冻结或取消了至少60亿美元的顶尖大学研究经费和合同。川普政府预算的大刀挥向科研界,掀起了科研机构高管离职潮。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主任塞图拉曼·潘查纳坦(Sethuraman Panchanathan)于当地时间4月24日宣布辞职。潘查纳坦没有说明突然离职的原因,但白宫要求他明年将该机构90亿美元的预算削减55%,并解雇一半员工。潘查纳坦是一名计算机科学家,他于2019年12月川普首个任期内被提名为NSF主任。他早在奥巴马政府任期内就被提名为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委员,并参与制定国家科学、技术与创新战略以及NSF的发展战略。NSF在人才培养以及推进基础性科学发现和转化领域起着重要作用。
即使诺贝尔光环也起不到保护作用。美国生物化学家戴维·贝克因开发Rosetta软件和从头设计蛋白质获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美国媒体报道称,由于川普政府开始削弱研究,大幅减少科研经费,贝克的15名研究生和博士后研究人员正考虑离开美国。
资金大幅缩减领域如此之广,即使是政治上没有争议的研究方向,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和癌症也受到了的影响。很多目前在进行的项目无法招募更多联邦资助的研究参与者,也无法开展新的研究工作。
即使没有研究经费的担忧,美国言论自由环境和政治走向的让很多学者担忧,美国多名学者已决定离开美国赴他国任教,美国学术界正在酝酿一股“出走潮”。耶鲁大学法西斯主义研究专家贾森·斯坦利选择赴多伦多大学任教。他说这与川普政府迫使哥伦比亚大学就处理校内“反犹主义”的方式进行整顿有关。美国其他数十所高等学府也因去年校内反战示威浪潮面临联邦政府调查。耶鲁大学的两名历史学教授蒂莫西·斯奈德与马茜·肖尔夫妇也确认前往多伦多大学任教,他们 对川普政府大幅削减科研经费和干预学术自由的担忧。
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政府则呼吁本国高校等科研机构利用这一机会吸纳人才。法国多所高校已设立基金,支持美国科学家。美国马萨诸塞州州长希利表示,川普攻击哈佛大学的所作所为实质上是在邀请其他国家“把我们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都带走”。-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