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4-28 | 来源: 中时新闻网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在文化行业的米莱,也在30岁的节点,被这样的选择焦虑缠绕。她在入职现在这家单位时结了婚,但此后的人生也并未一帆风顺。工作到了第四五年时,处于随时想离职的状态。而在求职网站投简历时,她愈加发现,自己深受“已婚未孕”的身份困扰。
面试时,她会被面试官问到是否有怀孕打算,甚至还详细问到了家庭资产等等。她猜想,这些问题都是为了考察她未来是否会稳定工作,以及能否胜任强度很高的工作。
数据显示,婚育问题愈加成为招聘方在意的重要问题之一。智联招聘近日发布了《2025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称,在女性遭遇职场不公现象中,“求职被问婚育”居于首位,该现象占比为62.5%,高于去年的48.8%。
但事实上,米莱对于怀孕计划等人生进程,也经常感到迷茫。朋友劝她,趁著年轻,在原单位赶紧生下小孩,抓紧享受产假等福利,以后再想著换工作。
这看上去像是一个最佳的方案,但米莱仍感到其中的荒谬。“现在我们家还没有攒够钱,还不想有孩子。但当我想换工作提升收入时,人们又觉得已婚未孕的女性容易怀孕,不给机会。”
应对职场歧视,大陆女性职场新人设:不领证、保持未婚。(图:shutterstock)
二、职场折叠
来自社会的焦虑普遍作用于适龄婚育女性的身上。但包括迪迪、卢阳和米莱都承认,她们也还没亲历因为婚育问题被职场歧视。她们说不清楚,这到底是真实存在的一种职场潜规则,还是一种性别视角下隐匿于女性之间的焦虑。
谈及女性的婚育问题,浙江某大型民营企业HR胡杨说道:“我们不对已婚未婚做要求,我就是在公司结婚怀孕生子的。”
她直接表示,成立家庭的女性意味著工作更稳定。“有了孩子的确会影响(女性)加班,但是这个也看女性自己选择。”
在她的视角里,求职女性对已婚身份的担忧是毫无必要的。“一般大公司都不会看性别。”她说,“除非有些特殊岗位产线要上夜班的,才优先男生。”
硕士毕业后入职了一家上海外资企业的詹妮此前也是这么想的。四年前,她在上海这家年轻的医药公司入职,薪资在业内不算高,年薪30万人民币左右,工作24小时待命。但她还是熬了下去,为的是在这家公司所获得的巨量成长。她自以为,自己个性好强,工作上进,和部门领导关系也相当融洽,双方信任程度很高。
一切的转折发生在三年多前——和她是研究生同学的对象向她求了婚。备婚拍婚纱照期间,同事把她要结婚一事告诉了部门老板。很快,她第二天即收到了对方的询问,“你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要孩子?”再过了几个月,她还收到了对方的“嘱咐”:“你备孕的时候要记得和我说下。”
但詹妮自己也没想到,半年后,她意外怀孕,成为整个部门唯一一位已婚,且面临生育的“90后”。担心老板介意,第一时间,她跑去找他,承诺自己不会因为怀孕影响工作。没想到,这成为了她职场滑坠的开始。
她能感受到了其中的微妙变化。曾经,上下级融洽的关系消失了,她感受到,部门领导此后的很多行为都像在针对她。比如,一次聚餐饭桌上,领导给她敬酒,她明确表示自己不能喝酒,得到的却是他当众地抱怨:“你为什么不能喝?”
到怀孕晚期38周时(妊娠一般满37周意味著小孩足月,随时可能出生),她实在无法坚持工作了。终于,领导决定为她的工作寻找外包,但前提是,他对外称,找外包是因为她的工作不努力。6个月后,她休产假归来,他仍对同事们表示,少给她工作。-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