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4-29 | 来源: 观察者网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数据出处:NBS,National Barometer Survey(N=1001)。时间:四月第四周。图表为作者自制。
需要指出的是,选民对李在明个人好感度的增长趋势与“表一”同步,在四月第二周开始大幅上涨8个百分点(根据NBS全国指标调查报告第152号显示,四月第二周到第四周,选民对李在明的好感度分别为:35%、41%、43%),这无疑证明了中间选民的发力。
为了进一步看清李在明的选举形势,笔者认为可以从“个人政治倾向及政策主张”、“党派对抗”、“政治环境”等三个方面来一探究竟。
李在明的个人政治倾向及政策主张带来的影响有以下几点值得讨论:
首先,李在明直接吸收的大部分选票来源于整体偏进步倾向的选民,这是毫无疑问的。
其次,其“民主的拯救者”形象吸引了大批重视民主价值的选民。特别在光州/全罗地区由于光州事件的历史原因,当地选民对民主议题的敏感性极强。
再次,李在明苦心经营多年的京畿道票仓依旧稳定发挥作用。根据NBS数据,仁川/京畿道受访选民中对李在明好感度为46%,对比所有候选人在仁川/京畿道的好感度,排名第一。仁川/京畿道也是李在明个人好感度地区类别排名第二位的地区。
最后,李在明的养老金改革也产生了相关连锁反应。李在明致力于推动养老金改革,提高缴费税收。根据NBS调研显示,支持李在明的18~29岁青年选民支持率分别为31%,但50~59岁高龄选民支持率为56%。实际数据证实该政策确实捕获了大量高龄选民的选票,但同时也丢失了很多年轻选民的选票。在社交媒体上出现了很多韩国年轻网友声讨李在明的声音,表达对养老金改革的不满,例如有网友评论道:“把钱还回来!”、“李在明要是上台,我得准备移民(专题)了……”等等。
有网友要求“把钱还回来”……
而李在明在持续稳定获得高龄选民的选票后,也开始做出一些举措想要挽回一部分年轻选民。比如,在2021年李在明表示:“看来我们的年轻人承受了太多痛苦。其实,我最近一直在反思,我觉得至少应该听听他们的意见。”同年他还在总统大选宣言中承诺“保障年轻人有创造一个新韩国的机会。”不过就目前来看,韩国年轻选民并没有为此买账。虽然年轻选民占据一定重要位置,但是李在明依旧会以高龄选民为重心。毕竟韩国在去年年底已经进入超老龄化社会,再加上持续萎靡不振的低出生率,高龄选民占比只会逐年增加。
此外,性别问题上的表态同样将是重要的胜负手之一,但之前李在明的相关策略也不尽人意。2021年的选举承诺中,李在明曾宣称要打造一个女性没有焦虑的国家,一个没有工作和照顾烦恼的社会。他曾表示“男女关系也是一种阶级制度,但比劳资关系更不易察觉”、“我正在努力对抗父权文化的既得利益”。然而没过多久,李在明在韩国“党中央选举对策委员会”闭门会议上向议员们分享了“民主党通过各种女权政策对男性进行反向歧视”的信息。此举招致了批评,并遭到了支持基础薄弱的二三十岁女性的强烈反对。
李在明原本试图两边讨好捞一把选票,但却没想到最终鸡飞蛋打。而另一边的尹锡悦当时凭借在20岁男性群体中支持度的绝对领先,最终以微弱优势收下总统席位。对于韩国目前一点就炸的“性别战争”,李在明如果不好好把握尺度,谨慎斟酌,难免会有翻船的风险。
“党派对抗”关联事件的影响也仍在生效。首先是尹锡悦发动戒严令,李在明上演了一出“直播翻墙,拯救国会”的剧情。这一幕为李在明叠满了英雄滤镜,让不少韩国人将他视为“韩国民主的守门人”。另外,这不仅仅是一场个人英雄主义的政治秀,更是一种对保守派非法行为的反制,这也将“宪政守护者”的形象牢牢绑定在他身上。-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