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5-04-29 | News by: 凤凰周刊 | 有0人参与评论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空袭事件发生后,印度安全部队在斯利那加的达尔湖畔站岗。
印度断水造成致命伤害
恐袭发生后,印度于4月23日采取了一系列强硬措施,包括暂停供水、关闭唯一陆地口岸、收紧人员往来和驱逐外交官等多个方面;巴方则于24日对印度关闭领空、暂停与印度的所有贸易并驱逐印度驻巴国防、海军和空军顾问等。
印度的报复行动中,断水之举被认为是不顾民众死活的致命措施。4月23日,印度外交部宣布,暂停执行《印度河河水资源条约》,停止河水共享的合作,直到巴基斯坦放弃“对跨境恐怖主义的支持”。
◆4月24日,巴基斯坦卡拉奇,民众抗议印度中止《印度河河水资源条约》的行为。
该条约是1960年两国在世界银行调解下签订的。条约规定两国共享印度河系统的水源,让印度河系统每年有390亿立方米的水从印度流入巴基斯坦。巴基斯坦的水力发电严重依赖这些水源,该国80%的农业因此得到灌溉。条约暂停意味着印度可以停止分享有关拦河坝、水坝放水或洪水等重要信息。
巴基斯坦农业产品研究负责人绍卡特(Ghasharib Shaokat)直言,停止执行条约会让该国农业的未来岌岌可危。“如果水流变得不稳定,整个农业系统都会受到严重打击。届时农作物产量可能下降,成本可能上升,食品价格可能飙升。利润本就微薄的小农户将首当其冲。”
这场恐袭同样给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带来重创。旅游业对当地经济的贡献率接近7%。根据官方数据,2024年有2300万旅客到访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其中350万人前往帕哈尔加姆所在的克什米尔山谷地区,而在2018年,只有82万旅客到访该地。
突如其来的恐袭,让当地旅游业面临灭顶之灾。印度“冲突管理研究所”(ICMa)反恐专家阿贾伊(Ajai Sahni)表示,在旅游景区发动重大袭击是对过去的一种突破。“当地居民和武装组织之间曾有过‘不成文’的约定,即不可攻击旅游业。因为克什米尔几乎所有人都直接或间接地依赖旅游业。”
帕哈尔加姆是印控克什米尔地区最受欢迎的旅游胜地之一。它拥有多个湖泊,被广阔的高山草地、松林所包围,非常适合摄影、徒步旅行等。这里也是印度教教徒进行朝圣活动的主要通道,每年有数十万朝圣者途经此地。
◆帕哈尔加姆风景秀美,吸引游客前来。
正值旅游旺季,45岁的餐馆老板艾哈迈德(Mushtaq Ahmad)原本每天忙到飞起,然而恐袭发生的第二天,他被迫关了门。在他看来,当地旅游业不会复苏了,“恐袭给旅客留下难以磨灭的阴影”。-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