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4-29 | 来源: 马江博说趋势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地方置换隐性债务后,腾出举债空间,这就为地方政府减轻了历史包袱,腾出的举债能力部分被用于重启超高层项目,为第一高楼的复活输送资金。
2024年,中央政府为地方政府设定了6万亿元的新增债务限额,用于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
例如成都绿地468通过专项债和政策扶持复活,天津117大厦由“国家队”企业接手,均体现财政资金的定向注入。
没什么比花钱更重要。第一高楼被视为城市竞争力的象征,具有符号经济”的隐喻:拿到钱的地方政府,通过复工传递出“规划未失效”的信号。
其核心目的,就是试图修复市场对地方发展前景的预期。
尤其是今年,是政府大力举债的一年:赤字率4%,近15年来最高;政府债务规模预算13.8万亿,是近10年来最高;特别国债发行规模1.8万亿,近10年来最高。
甚至,今年年初定下的财政赤字、专项债和特别国债,还有进一步扩张空间。
明眼人看到,这些烂尾楼突然集体复活,都有国家队的身影!
它们背后是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国家队接盘的双重操作。
央企/国企成为接盘主力,反映市场出清过程中政府兜底的角色。
每一座超级高楼陨落又复活的集体复工现象,是当前中国经济政策、房地产市场调整和城市发展逻辑交织下的一个复杂缩影。
但是,真正的考验不在复工之时,而在建成之后。-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