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4-30 | 来源: 掠影后有感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以吴敬中的留学经历,李涯和余则成懂的技术,他懂;李涯和余则成不懂的技术,他也懂。那两盘录音带哪一盘是真哪一盘是假,吴敬中根本就不需要专业设备,有两只耳朵就能听出来。
半壶老酒曾做过电视新闻编辑,当时的要求是剪切处要精确到三十六分之一秒,这样才能不被观众看出听出剪辑的痕迹。我们用专业编辑机尚且会出现“贼画面”或“杂音”,余则成用剪刀和胶水造假,在老特工吴敬中面前,那就是拿白开水冒充宫廷玉液酒。
余则成不杀王占金,只是让龙二将其驱逐了事,结果被李涯发现后逮回,只要当面对质,翠平和余则成就会百口莫辩,吴敬中只好亲自出声,让李涯把王占金交给余则成处理。
吴敬中估计当时气得眼睛都绿了,他说余则成“心重手不狠”,当然是有感而发:你要是下手利索一点,何必劳烦我替你强出头!
余则成心重手不狠,还体现在他对穆晚秋的处理上:这个汉奸的侄女,掌握了确凿的证据,就应该秘密处理掉,把她送到延安,对天津潜伏者和延安高层来说,都是不安全的。
穆晚秋在延安的广播中朗诵《阳光大道》,还特别介绍“作者晚秋,朗诵晚秋”,这就是典型的偷来的锣还使劲敲。
连续两次听到晚秋的名字,再听听那熟悉的声音,如果目光能杀人的话,余则成早就被吴敬中干掉了:李涯跟穆晚秋不熟,可是吴敬中多次到穆连成家“榨油”,还想把这个“新派学生”介绍给余则成“做小”,又怎会听不出那又甜又糯的声音?
吴敬中的脸阴沉得快要滴下水来,横扫了余则成一样,拂袖而去,只留下忐忑的余则成和懵懂的李涯。
吴敬中咬碎钢牙,心中肯定是又悔又恨:现在说什么都晚了,我要是在收到夜明珠和玉座金佛、卖掉斯蒂庞克轿车之前就发现你是峨眉峰,何必现在左右为难?
如果不是跟余则成合伙做了那么多“生意”,以吴敬中的心狠手辣,肯定不介意像处理马奎陆桥山那样做掉余则成。
三次发现余则成的潜伏者身份却不将其就地拿下、正法,反而在离开天津是把他一起带走,吴敬中也是冒了一定风险的。
带走余则成,是在风险中求利。吴敬中之所以敢这么干,其实也是有所依仗:老同学余乐醒走了背字儿,但是老同学郑介民可还当着国防部次长呢,保密局是国防部三级单位(归二厅管),你毛人凤能奈我何?即使你不给郑介民的面子,我的建丰同学,你惹得起吗?
有这两三个同学罩着,吴敬中才敢有恃无恐,他把余则成带在身边,也有脚踏两只船的意思——关键时刻,余则成能给他一条生路。
吴敬中上有三个同学当保护伞,下有学生余则成当善财童子,那日子过得叫一个滋润,这就是当时军统(保密局)乃至凯申物流的真实写照:嘴上全是主义,背后全是生意,吴敬中已经织好了一张大网,在这张大网的保护下,他就是老和尚打伞——无法无天,毛人凤就是抓了他,最后还不是得乖乖放人?
历史映照现实,像吴敬中这样浮出水面的贪墨者,只是冰山一角,要没有更贪的同学罩着,吴敬中的后槽牙早就被窝头咸菜磨平了。
在半壶老酒看来,吴敬中并不是峨眉峰余则成的上级“雪山”,他只是一个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中等老虎,吃金屙银上下其手,那才是他的为人处世之道,五子登科才是他的终极目标。
这样的人,扔到火星上都饿不死,在现实生活中,是不是也很常见?-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