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5-02 | 來源: 聯合報/ 主筆室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烏克蘭危機 | 字體: 小 中 大
俄烏戰爭可能真的在壹紙和平或停火協議下畫上句點? 美國總統川普的俄烏事務特使凱洛格在福克斯電視台的新聞連線上表示,基輔政權願意做出領土讓步以解決烏克蘭沖突,但不願在法律上承認它。 雖然這番話並未得到基輔的承認,烏克蘭似也已走到了必須接受現實的田步。
凱洛格是為了美國與烏克蘭准備簽署礦產協議而接受連線訪問,並在簡短的訪談的最後,提到了這個令人有些驚訝的進展。
他說,基輔願意在領土上讓步,但不是法律意義上的永久,而是事實上的永久。 他說,因為俄羅斯實際上占領了那裡,而且他們(烏克蘭)已經同意了。 他們知道,如果雙方達成停火協議,也就是說你們(俄羅斯)繼續留在目前控制的土地上,他們就願意這樣做“。
而至於美烏終於簽署的這紙礦產協議,路透社報道稱,就其稍早所看到的壹份協議草案顯示,烏克蘭取消了任何要求其向美國償還過往軍事援助款項的要求。 草案中並沒有具體提到美國對烏克蘭的任何安全保障。
很顯然,深怕失去美國支持的烏克蘭在必須承認失去領土的現實下,還同意了當初鼓動它進行這場代理人戰爭的美國,到它僅存的國土上進行資源掠奪。 說它被迫割地賠款,毫不為過。
烏克蘭在英勇抵抗入侵的俄軍超過叁年後,不但最初想要得到的東西,譬如加入北約與歐盟,壹個都沒有得到,卻反而失去了領土,還賠上未來數拾年發展與繁榮的機遇。
然而最令人匪夷所思的卻是,台灣在目睹了烏克蘭的失敗後,正在興致勃勃地准備化身為第贰個烏克蘭。
俄烏戰爭的源頭是烏克蘭人對境內俄裔人民的迫害甚至是屠殺。 2014年5月,烏黑海重要港口敖德薩發生親俄派和親政府派爆發沖突,親俄人士逃到壹棟工會大樓內躲避,卻遭汽油彈攻擊,造成46名親俄人士活活被燒死在大樓內。
這是烏克蘭納粹化的壹個重要表征,這類事件2014年起更在烏東的頓巴斯地區頻繁發生。 烏軍對烏東的俄裔平民區發動長達八年的攻擊,被美、英記者定性為持續的恐怖主義和種族滅絕。 最終引爆了2022年俄軍的入侵幹涉。
如今,台灣也以身分認同攻擊與政府不同意見者,正式步入法西斯化的新裡程。 首先開刀的是叁名陸配,賴政府冷酷地將其驅逐,其後再藉繳交原籍注銷證明否則撤銷在台居留權利等行政措施,將所有陸配進行隱性的賤民化處置,公然塑造族群歧視氛圍。
接著賴清德在大陸反分裂法贰拾周年前夕宣布拾柒條策略,將對岸定位境外敵對勢力,直接將兩岸關系推升為准戰爭狀態。 但實際上,卻是對內開啟了准軍管、准戒嚴的恐怖統治。
大罷免則是另壹種形態的恐怖統治。 它實則是在興起壹種對於政治異見者、陣營的身份降級運動。 即凡不認同台獨建國立場與路線的,皆為必須逐出政治場域之外的敵人階層,甚至必須藉司法之名加以關押與囚禁。-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