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5-05 | 来源: 最华人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90后 | 字体: 小 中 大
决定离开MIT时,汪滔在博客中写道:“我知道,如果我没有在最合适的时机冒险创业,我会后悔的。”
怀揣着对技术和创业的热情,两个年轻人一拍即合,迅速建立起深厚的信任。
郭露西擅长产品设计和运营,汪滔则精于融资和战略。他们分工明确:汪滔当CEO,负责敲开投资人的门;郭露西管运营,带着团队优化数据标注流程。
创业初期,Scale AI几乎寸步难行。他们只有3名员工和45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办公室是投资人提供的地下室,桌子是用木板搭的。
“这无疑让招人更难了,”王说。“有人问我,‘你解释一下,为什么我应该把我的职业生涯托付给两个毛头小子。’”
直到2018年,自动驾驶兴起,Scale AI迅速拿下通用汽车旗下Cruise的合同,靠为自动驾驶提供数据支持,带领公司完成了1800万美元的B轮融资。
然而好景不长,同年,两人的管理理念出现分歧,汪滔希望通过激进融资加速扩张,郭露西则主张精益运营,优先打磨产品。
矛盾激化后,汪滔以CEO身份解雇了郭露西。
郭露西回应道:“我们有不同的意见,但我为Scale AI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
虽然被解雇,但多年的商业嗅觉告诉她——AI 行业的潜力远未释放。
她聪明地保留了公司近5%的股份,那时,她还不知道这个股份将来会成为她的“金矿”。
独自起航
被扫地出门的郭露西,没有陷入自我怀疑,而是迅速调整方向。
2019年,她创立了Backend Capital(后端资本),一家专注早期科技初创的风险投资公司。
2020年,她以六位数投资金融软件公司Ramp,这家公司如今估值130亿美元,创始人跻身亿万富豪。
她的投资眼光毒辣,但比起投资别人的成功,她更想亲手打造下一个传奇。
2022年,她推出订阅制平台Passes,一个集直播、一对一通话和线上商店于一体的平台。
用户可通过付费聊天、视频等方式与创作者直接交流,不同于传统粉丝经济,Passes为创作者搭建深度变现桥梁,吸引奥运冠军奥莉维亚·邓恩、NBA球星沙奎尔·奥尼尔等大咖纷纷入驻。
郭露西对公司的长期计划就是——让每个普通创作者都成为企业家。
“创作者就是企业家,如果你有1000个超级粉丝愿意每天为你花5美元,那就是一笔稳定的收入。”
郭露西将Passes定位为普通人的创业孵化器,三年间平台完成三轮融资,估值达 1.5 亿美元。
郭露西这边打得火热,同样,老东家Scale AI那边也没闲着。
2019年,Scale AI跻身独角兽,估值10亿美元,并与OpenAI签署了第一份生成式人工智能合同(用于帮助训练ChatGPT);
到2023年,公司年收入突破7亿美元,员工更从3人扩展到300人,客户包括OpenAI、Meta、特斯拉等巨头。
直到2025年,Scale AI计划在6月1日前完成一项股权收购计划,公司估值将从138亿美元飙升至250亿美元。
郭露西手中攥着的5%股份则水涨船高,一下为她带来了12亿美元的财富。-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