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5-05 | 來源: 旅界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房屋出租 | 字體: 小 中 大
也有房東想轉私域,微信直訂、小紅書廣告、朋友圈接客,省點手續費還不怕隨便退,效果卻並不好,“搞私域不是說說那麼容易,你連個穩定獲客渠道都沒有,客人憑什麼加你?”
有房東幹脆徹底“佛系”,只接熟客,隨緣營業,反正也賺不到幾塊錢,不如省心,這倒是個辦法,想賺錢難上天,不想賺錢想躺平那可是太容易了,只是壹算房租、水電,又只能咬咬牙看看線上訂單來了沒有。
無論房東怎麼折騰,掌握話語權的顧客仍然很堅定:
“這年頭價格比對、行程組合太重要,我就是要多訂幾家,誰讓我最方便,我就留下誰,錯了嗎?”
“如果房東非要設不可退,那你得拿出酒店級別的服務啊,幹嘛還只放個贰維碼和自助門鎖?”
肉眼可見,這種民宿房東與客人之間“權利不對等”的情緒沖突正逐漸升級。
房東想要穩定收益,顧客要求極限自由,平台則始終站在“用戶體驗”壹邊,民宿這門生意成了叁方拉扯的犧牲品。
壹位上海民宿主說得很狠:“我們現在不是怕沒客人,是怕客人來了又退,走了還要投訴我們服務態度不好。”
說白了,房東想要保障,顧客喊你“不通人情”;房東要求守約,顧客說你“割韭菜”。
在我看來,國內旅游消費情緒始終未回到行業所期待的樣子,民宿行業的未來趨勢其實已經很明顯:
顧客更加隨性,行程臨時變動、撿漏思維主導下,短租民宿變成“可退試探型下單品”;
房東弱勢地位加劇,平台規則幾乎單邊向顧客傾斜,房東很難對退訂行 為 說“不”;
民宿行業信任感下降,預訂不等於入住、入住不等於好評,房東只能在 不斷的變數中求生。
說到底,民宿這個行業越來越像壹場心理戰,過去是拼設計、拼服務,現在還得拼抗壓能力。
這也讓更多房東想通了:訂單不壹定等於結款通知,有可能只是壹場幻覺。-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