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5-05 | 来源: 中国慈善家杂志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2017年8月,余华夫妇在金寨组织了一场股东招募会,现场来了100多位家长。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大部分都是孤独症家庭,普遍面临迫切的安置问题。“当时地都还没拿下来,啥都还没有。” 丁丁的爸爸邹建强回忆说。
但就是这样一场“啥都还没有”的招募会,就招来了第一批15个家庭入股参与众筹,共建国内第一个拥有自己土地和物业的成人孤独症永久性康养综合社区。第一批入股家庭缴纳了50万元股本费,并提供50万元借款给小镇,用于小镇的建设和运营。根据计划,当股东超过100人,50万元借款将返还给出资人。
第二批股本费为60万元,其中10万股本溢价是考虑到首批股东家庭承担了更大的风险。等到邹建强2020年11月加入时,被排入了第三批股东,股本溢价涨到了15万元。现在,已有74个家庭入股,股本溢价到了50万元。所有股东家庭同股同权。
此外,每个加入的家庭需要提供500万元家庭财产(含房产)证明,以确保自己不在以后,孩子可以在小镇持续生活。余华说,他们考察国内心智障碍者养护成本后制定了这个条款,主要是为了避免如果家庭没有能力承担后期养护费用,给当地政府和其他股东家庭增加负担。
孩子正式入住后,家长还需要根据孩子的程度及照护难度支付每月4000~9000千元不等的托养费。
2019年,金寨星星小镇与当地政府正式签订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小镇以较低的价格取得商业服务用地36.1亩,规划建设2万平方米。2021年4月,小镇正式动工。2024年5月30日,星星小镇建成并投入试运营。
漫长的分离预习
来金寨4年多,丁丁的行为习惯发生了很多改变,最明显的变化是他成功戒掉了拖延症,从刚来时的洗个澡要4小时,逐步减至2小时、1小时,现在只需要25分钟。
2020年11月,丁丁的父母刚把他送到金寨时,每个月会抽两三天过来看望他。2023年,丁丁爸爸邹建强在小镇对面的小区租了个房,天天义务监督着小镇的施工建设。到了2024年夏天,丁丁妈妈刘彤也退休了,于是夫妇俩搬入了家长公寓,一家三口正式成为“新金寨人”。
刘彤觉得,自丁丁确诊孤独症以来,现在是他们夫妻俩最轻松愉快的时光。“把孩子托付给他们,我们很安心,也解放了,可以干很多别的事。”刘彤说。
现在,有十几位家长入驻小镇的家长公寓。因为同频共振的困境和需求,他们总能迅速抱团取暖。
而和孩子之间,他们会保持适当的距离。虽然随时都可以见面,但丁丁父母只会在家庭日和节假日接丁丁回家。小镇规定,家长接孩子只能在楼下接,一是为了不干涉孩子在新家的生活,二是为了不打扰其他孩子。“如果家长去小组里接孩子,别的孩子看到了,可能就会想‘我爸妈怎么不来接我’,从而情绪波动引发问题行为。”余华说。
晚饭后,老师带领着孩子们绕小镇外围散步,几名家长远远地看着孩子们,不做干涉。
只要天气允许,每天晚饭后,老师们都会带着所有孩子出门散步两公里,刘彤和其他家长也会跟在队伍后面,一起走路锻炼,但他们只会远远的看着孩子们。遇到自家孩子,只会打个招呼,若在小镇内部遇到,家长会对孩子说个“再见”,然后各回各“家”。家长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孩子适应新家,习惯由老师而非父母照料和陪伴的生活,为终将到来的告别,做一场漫长的分离预习。
今年以来,小镇每天都能接到大量咨询电话。其中有一通电话让余华颇为心酸,一位40多岁的高功能孤独症患者对她说:“我也想来你们这,但我没钱。你来深圳办一家免费的机构吧,这样我就住得起了。”-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