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5-07 | 來源: 每日郵報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壹個人旅行太爽了!”“自由!治愈!超出片!”
這些確實都是真的。
但還有壹句沒被寫進濾鏡裡的實話:“也可能,壹個人旅行有時候會有點怕。”
尤其是女生。
之前就有壹個在Reddit上自稱去過30多個國家的女網友“Brooklawyer”發帖問:“大家有沒有在某個本以為很安全的城市,結果反而感到很不安?”
評論區瞬間變成“避雷大賞”,壹大票女旅人現身說法,地點集中在歐洲,而且——讓人最意外的是:比利時布魯塞爾。
說到比利時,你腦海裡的關鍵詞是不是“巧克力”,“啤酒”,“歐盟總部”以及“撒尿小童”?
結果不少女生卻說:“我在布魯塞爾感覺自己像個移動靶子。”
Brooklawyer就寫道:
“我去過大約30個國家,包括壹些女性在法律上與男性地位不同的地方。”
“在很多大城市(比如紐約(专题)、倫敦)以及壹些女性單獨出行並不常見的國家,我確實經歷過騷擾甚至更糟的情況。”
“但讓我感到意外的是,我在比利時(尤其是布魯塞爾)感到非常不安。布魯日還好,沒問題。但布魯塞爾,這個看上去很可愛、號稱是‘壹個人旅行很友好’的城市,卻讓我印象很差。就我個人經歷來說,那裡有壹些昏暗、封閉的小巷,聚集著壹群男人,喜歡閒晃、起哄、口出輕佻言語。”
“晚上8點之後,我發現有些街上我竟然是唯壹的女性。當時我真的覺得,如果出了什麼事,可能根本沒人知道,也沒人發現。”
誰想到此話壹出,立即引發了熱烈的討論,布魯塞爾的風評瞬間變為負數:
布魯塞爾讓我感覺非常不安全,盡管我原本訂了兩晚的住宿,但第壹天我只在外面逛了大約5個小時,看了主廣場和那個“撒尿小童”的雕像後,就回酒店了,剩下的時間都沒再出門。
我壹點也不喜歡這座城市,它給人的感覺是:髒、亂、危險。
我也是,我剛剛從那裡回來。我壹個人旅行過很多次,但布魯塞爾是讓我最不安的壹次,真的非常意外。
我才剛到那邊不到伍分鍾,就有人試圖搶我,而且街上的言語騷擾非常惡心。我從來沒遇到過男人對我說那麼下流的話。
壹個人走在街上,我完全沒有安全感。
我也非常同意你的看法。我第壹次去比利時的時候,完全沒想到即使我有男朋友陪著,走在街上或主路上也會感到那麼不安全。
地鐵站的環境簡直可怕,尤其是中央火車站那壹帶,天哪,那段路真的像噩夢壹樣。我再也不會去布魯塞爾了,也不會推薦任何人去那裡!
不過布魯日就完全沒問題,甚至讓我覺得很安全,感覺完全不壹樣!
我形容我在布魯塞爾的周末就是:被盯了整整48個小時。那些灼熱、毫不掩飾的眼神看得我渾身發毛,真的令人不適。
好了,總結壹下,布魯塞爾是壹個讓你“用伍小時游完、用剩下的時間懷疑人生”的地方。
聲討完布魯塞爾之外,評論區的姐妹們開始充分抒發自己的旅行怨念,點出了不少踩雷的不安全城市。
比如,意大利西西裡島的巴勒莫,在白天是壹幅溫暖的地中海畫卷,到了晚上,就畫風突變。
壹位女生說她訂了第壹晚的民宿,結果入住才發現:
“那是個超級可疑的街區。白天還行,但壹到天黑我是真的不敢出門。”
“第壹天,我在沙發客網站上遇到了壹個來自美國的人,他講述了自己晚上在街上行走時被幫派阻攔的故事。那天晚上和別人見面喝酒,我告訴他我住的地方後,他不讓我走回家。他讓我搭車回去,等我安全進屋後才走。”
“幸運的是,後來我搬到了另壹間公寓,那裡安全得多,盡管我仍然很早就回家,然後帶著書去公寓樓下的酒吧喝壹杯。”
立刻就有男網友站出來認證了:
“我是壹個男人,但是巴勒莫......是的,完全理解。”
“我也住在阿爾伯格裡亞(Albergheria),離馬克達街(Via Maqueda)更近。但我第壹次去這座城市,就被壹群閒逛的年輕人推薦在這條街上買毒品……印象真不好。”
“有壹次晚上我在這個街區散步,當我走離步行街大約5分鍾的時候,我意識到周圍的環境和周圍的人變得越來越危險,所以我立刻就回去了!”
“而且這真的很髒。真可惜,巴勒莫歷史悠久,還有很多有趣的文化景點!”
當然,法國很多城市也沒逃過被批判。
巴黎!我被無數單身男人和成群的男人接近和跟蹤。這本身就很糟糕,但更糟糕的是,我明顯感覺到周圍沒有人關心我。我不確定如果我真的需要幫助,人們是否會伸出援手。
我也有同樣的感受。2022年夏天,我在巴黎確實被壹個男人襲擊了。他試圖跟我說話,和我攀談,但那時我已經受夠了男人咄咄逼人、咄咄逼人的態度,所以我幹脆走開了。
他跟著我,最後還拽了我的胳膊。細節我就不說了,不過在隨後的打斗中,我突然尖叫起來。兩個年輕女子聽到我的聲音,朝我們跑來。他意識到其他人也來了,就跑開了。我的脖子和軀幹都青壹塊紫壹塊。
除了巴黎之外,馬賽也上榜了。
我覺得馬賽真是個鬼地方。光天化日之下,我走到哪兒都很難避開壹群開著車的男人對我喊叫,他們低聲對著我說些令人毛骨悚然的話,盯著我看,而我越靠近他們坐的地方,他們就對我說得越多……我甚至連去超市,都會有叁肆個男人上前搭訕。我的長相極其普通,可能因為我旅行了幾個星期,所以看起來比普通人還要差。
我當時住在公寓酒店,結果發現這是個錯誤——周末沒有前台。走廊盡頭有個家伙不停地敲我的門,問我是否“在家”。我沒法要求換房間,因為沒有前台。
我實在是太害怕到處走動會感到不安全了,最後我買了壹堆食物,連續呆在家裡兩天,當老朋友來敲門的時候,我像老鼠壹樣安靜。
我確實覺得在北非更安全。
不過,這些不好的經歷並不是要姐妹麼因此放棄獨旅,只是提醒大家,有些城市的確“長得安全,走著心慌”。
在Reddit的討論中,還有壹些額外建議,也許對大家的日後出行有用:
比如,選住宿不止要看評分,還要查清楚街區治安,尤其是“晚上回家那條路”長什麼樣。
比如,晚上出門要小心,很多景點天黑之後人會驟減,千萬別為了打卡繞進小巷子;
還有,提前下載好本地報警/緊急聯系軟件,有備無患,出門記得發定位給朋友,隨時匯報,多壹人知道你的行蹤,多壹層安全保障。
總之,壹個人旅行,是浪漫的、自由的、讓人長記性的、練習智慧的。
它會給你很多禮物,也會提醒你不是每壹座城市,都值得你放下所有戒備。
所以,選壹個對女生友好的地方,背上包,也帶上判斷力。
不踩雷,只踩影子。-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