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5-08 | 來源: 譯言網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英國 | 字體: 小 中 大
最近,英國政府官員被要求參加壹場關於“污染血液事件”的特別聽證會。這場聽證會召開的原因是——距離調查報告發布快壹年了,但給受害者的賠償金發得實在太慢,連調查委員會主席都坐不住了。
事情要追溯到上世紀70-80年代,英國國民醫療服務體系(NHS)為應對血友病患者激增的治療需求,從美國大量進口血液制品。結果美國那邊收血根本不挑人,監獄裡的囚犯、街邊的癮君子,只要肯賣血照單全收。英國政府明知風險還硬著頭皮用,生生把治病救人的良藥變成了“毒血快遞”。
這些攜帶艾滋病毒(HI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的血液,最終導致約3萬人感染,超3000人死亡。
雖然去年官方調查報告早就認定這是英國醫療系統史上最嚴重的醫療事故,但到現在為止,不僅受害者本人(很多都是柒八拾歲的老人)沒拿到賠償,連他們去世後留下的14萬名家屬(包括父母、子女、兄弟姐妹)該得的補償也遲遲沒到位。
這次緊急召開聽證會,就是要當面質問政府為什麼拖了這麼久。
01
調查顯示,這些問題血液制品主要用在兩類人身上:第壹種是血友病患者(他們天生血液無法正常凝固,壹個小傷口都可能血流不止),醫生當時給他們注射了從血液中提取的“凝血因子”特效藥。第贰種是接受普通輸血的人,比如生孩子大出血的產婦或手術病人。
血友病患者需定期注射凝血因子,而英國本土血源不足,轉而依賴美國血漿。這些血漿被混合加工後,只要壹袋受污染,整批產品都會攜帶病毒。1983年,英國出現首例血友病患者感染HIV的病例,但政府堅稱“無證據表明病毒可通過血液傳播”,繼續放任使用高風險血液。直到1985年,英國才開始常規篩查HIV,1991年篩查HCV,此時已有數萬人被感染。
報告揭露的真相更讓人脊背發涼:英國明明知道進口的美國血液制品用的是囚犯和癮君子的“髒血”,卻睜只眼閉只眼繼續用;自家采血站直到1986年還在接收囚犯獻血;1982年就掌握殺滅艾滋病毒的熱處理技術,硬是拖了叁年才實施;從70年代開始就對肝炎病毒篩查敷衍了事。最可恨的是,當局還偷偷銷毀關鍵文件企圖掩蓋證據。
其實70年代中期就有專家警告“美國進口的凝血藥有問題”,但英國自己造不出足夠替代品,只能硬著頭皮繼續用。民間組織早就指出,當時明明可以用更安全的“冷沉澱療法”——雖然每次治療要花5小時溶解冰凍血漿,但至少只用單個人捐獻的血漿,感染風險低得多。
更可氣的是,很多血友病兒童被偷偷當作新藥試驗品,在家長不知情的情況下注射問題藥物,導致感染艾滋和丙肝。
02-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