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5-09 | 來源: 谷雨實驗室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歡度聖誕 | 字體: 小 中 大
吳悅感受到今年的招工市場尤其慘淡,她兩年前發出的招工啟事都被人翻出來。年初到現在,她接到過贰拾多個找工作的電話,“要不要拋光工?”“要不要裝配工?”她不想看到廠裡的工人成為求職大潮裡的壹員。工廠是父親贰拾幾年來的心血,也是壹百多位工人們賴以生存的飯碗。
工廠每周壹次的管理層會議上,吳悅告訴其他人,為了應對關稅帶來的影響,會接壹些沒有多少利潤的單子,保證工廠運轉下去,“讓每壹個人都有飯吃”。
美國對華關稅漲到125%的後壹天,劉漫漫收到了降薪的消息。她負責壹家工廠的亞馬遜運營,銷售烤肉爐的配件,最重要的市場就是美國。去年八月起,老板頻繁去東南亞出差,她猜到了老板可能在考慮去東南亞辦廠,只是沒想到轉變來得這麼突然。
在通知降薪的會議上,老板語氣委婉,公司現在遇到了困難,如果想走,把手裡的貨物清掉就能離開,如果想留,就要接受以後只拿底薪。劉漫漫每個月的提成壹般有伍到柒千,去掉提成,每月只有八千元的底薪,剛剛夠還房貸。
即使內心很難接受降薪的方案,劉漫漫還是只能點頭接受。她今年38歲了,有兩個孩子,去年壹家人在深圳買了房,她不能失去工作。過了35歲,年齡成為求職的顯性門檻,尤其是在以加班出名的跨境電商行業,“38歲的年齡,是不會有人看你簡歷的”。
拾年前,這個行業曾給她帶來機遇與希望。大專畢業後,她從湖北農村老家到深圳壹家工廠做文職,月收入只有1800元,做跨境電商的朋友卻能月入伍千。她從最基礎的客服進入這個行業,壹天要回復幾百封英文郵件,但比在工廠開心。
彼時,做跨境電商不設學歷門檻,不需要雄厚的資金儲備,給外來的打工者提供了致富的可能性。租壹間500元的“農民房”,買壹台電腦,注冊壹個營業執照,再把貨物掛在速賣通、eBay這些平台上,就能做生意。起初,劉漫漫的丈夫業余賣汽車零部件,每個月就能掙壹萬多。他幹脆辭職單幹,生意好的時候能月入兩叁萬。
他們身邊從不缺少“逆天改命”的神話:來自湖北黃石的兄弟倆,原本創業的跨境電商公司快要倒閉,因為發現了壹款好賣的產品,生意起死回生,兩人都在深圳市中心買了房。劉漫漫和丈夫雖然不屬於暴發戶的行列,但拾幾年幹下來也小有積蓄。去年年底,他們終於交首付拿下了壹套房子,實現了劉漫漫在深圳安家的夢想。
近兩年來,劉漫漫明顯感到,跨境電商生意沒有之前好做了。壹邊是國內激烈的內卷式競爭,壹邊是國際上的地緣政治沖突。貿易戰、俄烏戰爭、巴以沖突,每壹次變動都帶來不確定性。薪資是最直觀的變化。拾年前她剛入行時,做最基礎的亞馬遜客服都能收入六千,現在還有很多年輕人只拿肆千左右的底薪。
放在以前,劉漫漫喜歡在周末和姐妹們聚會,大家壹起帶上孩子,租個民宿,去海邊燒烤。今年群聊裡沒人提聚會的事,朋友中間有不少人做外貿,她猜測各家的生意都不好做,沒人有聚會的心情。計劃著伍壹假期回家,劉漫漫往購物車裡添了好多漂亮衣服。降薪後,買衣服的開銷被她省去了。她告訴兒子,媽媽的工資壹個月少了5000塊錢,“啥事都要省壹點點”。
最好的期待,最壞的打算
如果貿易戰持續下去,最壞的結果可能是什麼?壹個可見的答案是,關稅帶來的成本上漲,最終會由消費者承擔。蓋洛普的民調結果顯示,接近90%的美國民眾認為關稅政策會帶來物價上漲。
Mindy開始擔心以後不能在電商平台上買到物美價廉的小商品。洗碗用的橡膠手套,當地要10美刀壹雙,速賣通上5塊人民幣就能買好幾雙。特朗普提高關稅的同時,還取消了800美元以下包裹的“小額免稅”政策。Mindy和朋友們抓緊在電商平台下單,買了手機殼,衣服,廚具……5月2日後,這些小商品將不再能獲得關稅豁免。-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