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5-09 | 來源: 阿廢冷眼觀察所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歌手》 | 字體: 小 中 大
說到內娛的奇聞軼事,最近汪明荃這個名字算是刷爆了網絡。78歲的高齡,還要在上海開演唱會,這事兒壹出,立馬炸了鍋。有人說她這是老當益壯,硬核敬業;有人卻陰陽怪氣,覺得她連路都走不利索了,還出來“撈錢”,簡直是內娛最大的笑話。
汪明荃,1947年8月28日生在上海崇明島,原名叫汪美華,小名叫“小妹”。她小時候家裡條件壹般,跟爺爺奶奶住在上海青浦郊外,日子過得挺樸實。1956年,她9歲那年,跟著爸媽搬到了香港,住在了北角清華街。從那會兒起,她的人生軌跡就開始轉彎了。
她在香港念書挺爭氣,小學上的是聖猶達,之後跳級進了蘇浙公學中學部。1965年,她中學會考拿了6分,成績不算差,但她沒選擇接著讀書,而是對演藝圈動了心。1966年,她從報紙上看到麗的映聲(也就是後來的亞洲電視)招藝員,報名參加了第壹期訓練班。結果呢,人家壹千多人裡挑,她愣是以第壹名的成績殺了出來,拿到了001號證書,從此正式踏進了娛樂圈。
1967年,她開始在麗的映聲當合約演員,1968年主演《肆千金》,清純形象壹下就火了。1971年,她跳槽到無線電視(TVB),事業徹底起飛。《家變》裡她演的女強人洛琳,冷靜又有氣場,直接成了香港電視史上的經典角色。後來《萬水千山總是情》《京華春夢》《創世紀》這些劇,她都挑大梁,收視率壹個比壹個猛。演技這塊,她真沒得挑,不管是溫柔小女人還是商場大佬,她都能演得活靈活現。
唱歌方面,汪明荃也是不含糊。1969年,她出了首張粵語專輯《金絲雀與愛情》,嗓子清亮,聽著就舒服。1979年的《春夢破》直接賣成了白金唱片,火得不行。像《萬水千山總是情》《勇敢的中國人》《熱咖啡》這些歌,不光在香港傳唱,內地和東南亞也到處能聽到,成了好幾代人的回憶。1980年,她開了第壹場個人演唱會,票賣得壹場接壹場爆滿,歌壇地位就這麼立住了。
她還不止會演會唱,主持和粵劇她也玩得轉。1971年起,她主持TVB的《歡樂今宵》,整整幹了31年,是香港電視史上最長壽的主持人之壹。她那親和力加上點小幽默,節目成了好多家庭的必看節目。粵劇這塊,她更是癡迷。1983年,她主演的《天仙配》把香港粵劇票房紀錄給破了,後來她還當了香港八和會館主席,忙著推廣粵劇,把這門老藝術發揚光大。
社會活動她也沒落下。1988年,她當選香港全國人大代表,給市民發聲。2004年,她因為對香港文化的貢獻,拿到了銀紫荊星章。2007年和2017年,她還分別被香港城市大學和香港演藝學院授予榮譽博士學位,算是對她藝術成就的肯定。
私生活上,她經歷了不少波折。1971年,她跟劉昌華結了婚,但1983年就離了。2009年,她跟粵劇名伶羅家英在拉斯維加斯注冊結婚,兩人壹起搞粵劇,感情挺穩。健康方面,她也遭過罪,1994年得過甲狀腺癌,2002年又查出乳腺癌,但她硬是挺了過來,還繼續在舞台上折騰。她的經歷,真不是壹般的勵志。
2025年3月,汪明荃在社交媒體上宣布,5月3日要在上海交行前灘31演藝中心開個人演唱會。這可是她第壹次在家鄉上海辦獨唱會,粉絲們高興得不行,但網上很快吵翻了天。78歲的人了,身體還能撐得住嗎?是真心想唱,還是就為了圈錢?這成了大家討論的焦點。
其實之前,她2024年11月23到24日在香港紅磡體育館開了兩場演唱會,叫《Liza Wang A Diva In Concert》。那時候她77歲,演出裡走路慢吞吞的,得靠助理扶著,唱高音也有點費勁。網上有人說,她表演雖然有心,但體力明顯跟不上,有些歌還得嘉賓幫著唱。票房也不太理想,媒體爆料說門票賣得不好,主辦方還請了壹堆明星救場。這事兒壹出,大家對她上海演唱會的期待就摻了點懷疑。
到了2025年5月3日,上海演唱會還是開了。場地滿座,氣氛壹開始挺熱烈。她唱了《萬水千山總是情》開場,觀眾都跟著哼,場面還挺感人。不過演出到壹半,她的體力問題就暴露了。高音唱得有點啞,走路晃晃悠悠,差點摔了,助理趕緊扶壹把。整場將近兩小時,她沒怎麼歇,唱完還得謝幕,狀態看著挺吃力。
演出完,網上評論直接炸了。有人吐槽她“老得不行還硬上”,覺得她高音上不去,動作慢得像烏龜,跟舞台的節奏完全不搭。還有人算賬,說她這麼多年賺的錢早夠花了,這時候開演唱會不就是撈金嗎?但也有不少人為她說話,說她這年紀還能站台上,是真愛唱歌,真對得起觀眾。年紀大又咋了?不該拿年齡說事兒。
汪明荃自己咋說的呢?演出後她接受采訪,講得很直接:“我上台不是為了錢,是喜歡唱歌,喜歡我的觀眾。只要有人想聽,我就唱下去。”她還提到,上海是她老家,這次演出有特別的意義,是想給自己童年壹個交代。她這話說得挺真,但網上質疑的聲兒還是沒停。
汪明荃這演唱會,表面上是她個人的事兒,其實反映了娛樂圈好多問題。先說“撈錢”這說法,真有那麼簡單嗎?她演藝圈混了快60年,電視劇、唱片、演出,哪個沒賺過錢?她跟羅家英結婚後,兩人生活也不算鋪張。現在78歲了,真要缺錢,早賣回憶錄或者上綜藝刷臉去了,何必費勁開演唱會?這體力活兒,可不是隨便誰都能幹的。
再說她身體狀態,走路不利索、嗓子不比當年,這些是事實。但她演出沒偷懶,該唱的唱,該站的站,硬扛了兩小時,這份職業態度比好多年輕藝人都強。網上那些噴她“硬撐”的,可能忘了,她這年紀還能開嗓,已經是種本事了。擱你我78歲,別說唱兩小時,走兩步喘不喘都得打個問號。
這事兒還扯出了娛樂圈的年齡歧視。內地這邊,中年藝人壹過40,資源就斷崖式下降,50歲往上基本沒啥好戲找你。香港那邊不壹樣,像汪明荃、劉德華這些老牌藝人,照樣有市場。為啥?因為香港娛樂圈更看重專業精神,而不是光盯著臉蛋和流量。汪明荃能堅持到現在,跟這環境脫不了幹系。
不過話說回來,她這歲數還上台,確實有風險。萬壹摔了,或者嗓子真撐不住,觀眾不滿意不說,她自己名聲也得受影響。那些說她“撈錢”的,可能也有點道理——畢竟演唱會票價不便宜,主辦方肯定得賺錢。但把這全推到她身上,也不公平。她壹個78歲的老太太,更多可能是想證明自己還能幹,而不是單純奔著錢去的。
上海演唱會之後,汪明荃沒消停。2025年1月28日,她上了央視春晚,唱了《灣區樂章》。嗓子雖然沒年輕時那麼脆,但感情拿捏得准,觀眾反響特別好。媒體也誇她敬業,這算是給質疑聲壹個響亮的回應。
之後幾個月,她還接了TVB新劇《家族榮耀》,演壹個商場老太太,角色有挑戰性。她跟羅家英繼續搞粵劇演出,吸引了不少年輕觀眾。她還在香港演藝學院開了粵劇工作坊,親自教學生,忙著把這門藝術傳下去。香港藝術發展局還給她頒了個“終身成就獎”,算是對她壹輩子貢獻的認可。
她這波操作,不光是給自己正名,也讓大家開始聊娛樂圈的年齡問題。內地藝人老了就沒戲唱,香港卻能讓老將發光,這差距咋來的?汪明荃用實際行動告訴大家,年紀大了也能有價值,前提是你得有真本事。
內娛跟香港娛樂圈比,差別還真不小。內娛現在是流量當道,年輕偶像壹波接壹波,40歲以上的藝人基本被邊緣化。像趙雅芝、劉嘉玲這種,偶爾露個臉還得靠顏值撐著,真要拼演技拼作品,機會少得可憐。市場就認“鮮肉”“小花”,歲數大了就得靠邊站。
香港這邊,雖然也有流量明星,但老藝人地位穩得多。劉德華60歲了還能開演唱會,票照樣搶光;鄭少秋70多歲還能演戲,觀眾照樣買賬。這不是說香港沒年齡壓力,而是那邊更尊重專業性。你有實力,觀眾就認你,歲數反倒成了資歷的象征。
汪明荃這事兒,擱內娛可能早被噴得不敢抬頭,但在香港,她還能站住腳。不是她多牛,而是香港娛樂圈給了她這個空間。內娛要是也能多點這種包容,別老盯著年齡和流量,估計也能多出幾個“汪明荃”。
汪明荃78歲開演唱會,到底是笑話還是傳奇?見仁見智。她體力不行是真的,堅持唱下去也是真的。有人覺得她該歇了,安享晚年;有人覺得她這股勁兒值得敬佩。咱普通人看熱鬧,可能覺得她這歲數還折騰,挺拼的。但換個角度想,她要真退了,估計網上又得說她“過氣”“沒人請”。
娛樂圈這地方,從來不缺爭議。汪明荃用快60年的職業生涯證明了自己的實力,78歲還在台上站著,不管是為了啥,這份心氣兒不是誰都有的。你咋看她這事兒?是覺得她硬撐沒必要,還是佩服她不服老?隨便聊聊唄。-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