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5-09 | 來源: 阿廢冷眼觀察所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歌手》 | 字體: 小 中 大
不過話說回來,她這歲數還上台,確實有風險。萬壹摔了,或者嗓子真撐不住,觀眾不滿意不說,她自己名聲也得受影響。那些說她“撈錢”的,可能也有點道理——畢竟演唱會票價不便宜,主辦方肯定得賺錢。但把這全推到她身上,也不公平。她壹個78歲的老太太,更多可能是想證明自己還能幹,而不是單純奔著錢去的。
上海演唱會之後,汪明荃沒消停。2025年1月28日,她上了央視春晚,唱了《灣區樂章》。嗓子雖然沒年輕時那麼脆,但感情拿捏得准,觀眾反響特別好。媒體也誇她敬業,這算是給質疑聲壹個響亮的回應。
之後幾個月,她還接了TVB新劇《家族榮耀》,演壹個商場老太太,角色有挑戰性。她跟羅家英繼續搞粵劇演出,吸引了不少年輕觀眾。她還在香港演藝學院開了粵劇工作坊,親自教學生,忙著把這門藝術傳下去。香港藝術發展局還給她頒了個“終身成就獎”,算是對她壹輩子貢獻的認可。
她這波操作,不光是給自己正名,也讓大家開始聊娛樂圈的年齡問題。內地藝人老了就沒戲唱,香港卻能讓老將發光,這差距咋來的?汪明荃用實際行動告訴大家,年紀大了也能有價值,前提是你得有真本事。
內娛跟香港娛樂圈比,差別還真不小。內娛現在是流量當道,年輕偶像壹波接壹波,40歲以上的藝人基本被邊緣化。像趙雅芝、劉嘉玲這種,偶爾露個臉還得靠顏值撐著,真要拼演技拼作品,機會少得可憐。市場就認“鮮肉”“小花”,歲數大了就得靠邊站。
香港這邊,雖然也有流量明星,但老藝人地位穩得多。劉德華60歲了還能開演唱會,票照樣搶光;鄭少秋70多歲還能演戲,觀眾照樣買賬。這不是說香港沒年齡壓力,而是那邊更尊重專業性。你有實力,觀眾就認你,歲數反倒成了資歷的象征。
汪明荃這事兒,擱內娛可能早被噴得不敢抬頭,但在香港,她還能站住腳。不是她多牛,而是香港娛樂圈給了她這個空間。內娛要是也能多點這種包容,別老盯著年齡和流量,估計也能多出幾個“汪明荃”。-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