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5-09 | 来源: 中国经营报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继续加码能否“扭转乾坤”?
尽管多个引入项目“夭折”,但将汽车定位为四大支柱产业的南京,并未放弃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世界500强小米公司准备造车了,南京市有没有安排引进的事宜?”2021年4月,南京一市民向当地政府咨询,此后,南京市投资促进局回复:“小米新能源汽车项目,南京有关板块正在与小米集团进行洽谈对接中,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关注小米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投资,积极争取该项目的招引。”但公开信息显示,小米汽车此后落户在北京经开区。
2023年6月,南京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产业强市建设推进会,发布《南京市推进产业强市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推进汽车产业结构优化调整,通过深化龙头汽车产业合作,优化产品结构,壮大汽车产业规模,持续增强汽车产业链条整体配套能力。
记者注意到,在新能源产业的招商引资方面,南京市也并未放松。
2024年1月,极星科技中国区总部项目落户南京,当年8月13日,极星科技总部开业仪式在南京江宁开发区隆重举行。天眼查显示,极星时代科技(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极星科技”)坐落于江宁区秣陵街道秣周东路10号3号楼(B座)15—19层。
但记者此前通过步梯爬行至该栋楼的15—17层发现,整整三层已完全处于空置状态,仅在每一层的楼层指引上有“极星科技”字样,甚至连厕所皆被上锁而无法使用,记者同时发现,该栋楼的18—19层的楼梯间门紧锁,无法进入。
记者近日多次拨打极星科技注册电话,皆自动挂断。不过记者曾在今年3月份以供应商身份咨询极星科技一位员工,对方表示:“我们采购业务都在正常沟通中。”4月15日,多家媒体报道,极星汽车近日发布公告宣布与星纪魅族签署终止框架协议,决定停止合资企业极星科技的业务运营。
除了极星科技外,记者还获悉,今年年初,溧水区主要领导曾接待雷诺集团、宾理汽车有关人员,洽谈项目合作。而宾理汽车是一家成立于2021年的造车新势力,定位于豪华电动汽车品牌,但目前并未实现量产。
在当前多城竞逐“新能源汽车之都”的背景下,曾在新能源汽车项目上频频“踏空”的南京,未来又该如何扭转颓势呢?
“南京可以通过‘逆向整合+区域协同’双轨并进破解‘整车弱、零部件强’的结构性矛盾。逆向整合方面,依托动力电池和零部件优势,设立专项基金获取整车资质,吸引品牌落地。”张月友向记者表示。
在业内看来,南京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细分赛道拥有一定优势。南京媒体报道称,当地已形成较为完整的新能源车产业链,相关企业数量超过500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齐全,零部件集聚电机、电控等关键节点重点企业。
一组数据也足以印证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实力:2022年,南京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规模达1920亿元,同比增长42%,而在2023年,上述两项数据分别为2400亿元、18%。公开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南京全市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9.5%。
张月友进一步认为:“南京市应依托其全国领先的软件生态与智能网联先发优势,从生态赋能、场景创新、产业协同三个方面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如在软件生态赋能层面,南京市应该“发挥操作系统、工业软件和智能网联技术的研发优势,通过模块化造车平台,降低整车企业研发成本”。
“南京现在就是往智能网联汽车方面发力,去年国家给我们批了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一位南京当地政府人士向记者表示。
据了解,南京计划到2026年,全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年营收超3000亿元,打造全国领先的“车路云一体化”技术创新、终端推广和示范运营三大标杆。
对于南京前期引入诸多新能源整车企业的原因、后续将采取哪些措施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等问题,记者在今年3月末致函南京市委宣传部,但截至发稿,未获得进一步回复。
而对于外界关注的营商环境方面,南京当地一位政府人士向记者表示,当地在大力改善营商环境。“像今年开展的领导挂钩企业、挂钩项目,我们跟企业老总都加了微信,有什么困难直接微信发过来,比如要协同哪个部门、觉得哪个证办得速度有点慢了,我们就看还存在什么堵点需要打通,这是我们经常在做的工作。”
“汽车产业已从燃油车转到新能源赛道,再往智能网联方向发展,而这也是我们南京未来发展的重点。”上述南京当地政府人士向记者感叹,“我们不能纠结于过去的失败,我们也要去追求成功。”-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