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5-11 |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长城 | 字体: 小 中 大
专家:重在引导
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刘家营乡刘家口村,是户外爱好者攀爬“野长城”的又一个热门地点。该村地处卢龙县西北部,距北京市 200 余公里。此处明长城有河北省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过水关楼。由于该段长城地势平缓,攀爬难度较低,且距离北侧高速公路出入口仅十余分钟车程,交通条件相对便利,近年来吸引了大批来自北京、天津等地的攀爬者。
卢龙县旅游和文化广电局一位工作人员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未经修缮的“野长城”对部分户外爱好者具有独特吸引力。此外,每年春季刘家口段长城杜鹃花盛开,亦吸引京津游客,常有载着数十名游客的大巴车抵达。
这给刘家口长城的保护带来压力。前述卢龙县旅游和文化广电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户外爱好者的攀爬活动会对长城造成持续性破坏。历经数百年风雨侵蚀的砖石结构虽相对稳固,但难以承受大规模人员的频繁蹬踏,特别是百人以上的团体攀爬行为。部分游客还存在在墙体涂画等不文明行为。2023 年,卢龙县对刘家口长城过水关楼、一座敌台及部分墙体进行了修缮,那座敌台尚未完成验收,就已被人涂画。
针对这一情况,卢龙县相关部门已采取多项管理措施。该县旅游和文化广电局一位负责人介绍,目前已在长城沿线设置警示标识,并在配置常规长城保护员的基础上,增派乡镇工作人员开展劝阻工作。节假日期间,该局工作人员需轮流值班,劝阻攀爬行为。尽管通过劝导方式取得一定管理成效,但长期来看,人力与资金投入面临较大压力,现有资源难以支撑常态化管理需求。
“野长城”热引发的管理难题,成为长城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中国长城协会首席专家董耀会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公众对长城的喜爱及户外活动需求属正常社会现象,对攀爬未开发长城行为不宜简单批评,应侧重规范引导。他建议,加快具备旅游价值的长城段落开发,同时对已修缮部分合理开放。
北京建筑大学教授、北京长城文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汤羽扬也认为,公众对长城的热爱值得尊重,关键在于有效引导而非强制禁止。她以箭扣长城为例指出,大量攀爬行为加速了本就脆弱的长城损坏。汤羽扬团队近年完成了大庄科长城的修缮工作。她说,实践表明科学加固能降低人为踩踏对长城的损害。
汤羽扬团队当前正在参与箭扣长城的修缮。她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其团队参与的修缮工作仅是北京长城整体保护计划的一部分。根据规划,到 2035 年北京将实现长城无险情目标,每年推进约 10 处抢险加固工程。
目前北京 500 余公里长城中,景区开放比例仅5%。汤羽扬建议,开放的部分可提升至10%,并探索多元化开放模式。她同时强调,对存在安全隐患、管理救援能力不足的段落,应维持封闭管理。-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