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5-11 | 来源: 幕味儿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家家户户》
《我是一个女人》(1955)——职业妇女在今日极为普遍,然而在五十年代,进步女性在家庭与事业的抉择中面临重重困境。红线女饰演毕业后嫁人、育有三名子女的少奶奶,但仍保持贡献社会的热诚。她毅然当上女记者,不免经常外出晚归,疏忽照顾孩子,甚至惹来丈夫怀疑红杏出墙,面临离婚的危机,讽刺的是丈夫年轻时曾撰写《男女平权论》。观众在本片还能欣赏到红线女罕有以国语演唱的插曲。
《我是一个女人》
诠释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以外,银都体系亦将不同传统艺术和风俗纳入电影题材。五十年代中叶内地推行戏曲改革,时值“长凤新”寻求类型上的突破,制作了多部上海越剧及广东粤剧等戏曲片,为现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传统剧种保留珍贵影像。
《彩蝶双飞》(1959)由红线女及马师曾等多位重量级粤剧名伶担纲演出四段折子戏宝,更是名伶白雪仙父亲白驹荣在香港电影资料馆馆藏中唯一的影像纪录,大银幕放映难得一见。
《彩蝶双飞》
《同命鸳鸯》(1960)——新科状元施俏生衣锦还乡,迎娶名门淑女柳氏,寡母叶氏获封一品夫人,本是三喜临门,怎料御赐的“贞节可风”牌匾成了催命符。本片可以说是朱石麟调子最沉郁的悲剧作品,揭示了封建礼教的祸害。
《同命鸳鸯》
《三看御妹刘金定》(1962)——六十年代长城电影类型、题材多样化,其中“长城大公主”夏梦主演的上海越剧电影广受欢迎。本片取材经典剧目《三看御妹》,讲述巾帼英雄刘金定与尚书之子封加进之间曲折浪漫的爱情故事,拍摄手法明快爽朗,巧妙结合了越剧和电影两种艺术形式的优点。-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