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5-05-12 | News by: 财经杂志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中美博弈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谁在做多中国资产
在中国资产重估的过程中,各路资金动向引人注目。而中央汇金无疑是其中的主力。
2024年2月6日,上证指数盘跌至近五年最低点之时,中央汇金发布公告称,充分认可当前A股市场配置价值,已于近日扩大ETF增持范围,并将持续加大增持力度、扩大增持规模,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2025年4月7日,关税风暴袭来。当日盘中,中央汇金公告增持ETF,并首次明确提出“国家队”资金的类“平准基金”定位。
中央汇金表态后,中国诚通、中国国新等国有资本运营平台发布专项增持公告,一周之内超400家上市公司发布增持回购相关公告。
除了以中央汇金为代表的国家队托市举措,监管层亦大力鼓励长线资金进场。在5月7日国新办发布会上,潘功胜表示,央行坚定支持汇金公司在必要时实施对股票市场指数基金的增持,并向其提供充足的再贷款支持,坚决维护资本市场的平稳运行。
同日,李云泽宣布了多项相关举措,一是将进一步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试点范围。近期拟再批复600亿元,为市场注入更多的增量资金。二是调整偿付能力监管规则,将股票投资的风险因子进一步调降10%,鼓励保险公司加大入市力度。三是推动完善长周期考核机制,调动机构的积极性,促进实现“长钱长投”。
吴清表示,在引导上市公司完善治理、改善绩效、持续提升投资者回报的同时,也更大力度地引长钱,协同各方继续提升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的规模和占比。同日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努力形成回报增、资金进、市场稳的良性循环。
在国家队与监管层的坚定表态下,市场情绪相对稳定。
“有力的政策为在不确定环境中关键转型保驾护航。我们不需要担心当前政策的变化。更多地把央行的表态当作一个下跌保护期权,一个基于数据的择机决策。”过钧在一季报中坦言。
“中国政府已经做出了支持市场的承诺。”知名外资机构香橼创始人安德鲁·莱福特(Andrew Left)在4月底时表示,正在做多中国。“中国是一个庞大的经济体,市盈率非常低,之前被超卖了一段时间。”
瑞银证券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孟磊与海外投资者交流发现,今年以来外资情绪整体在向偏乐观的方向走。海外投资者在过去几年因为多种原因选择低配中国股票,如今DeepSeek的发展提振了科技投资的风险偏好,叠加近期海外市场波动加剧,相关资金需要寻找新的出路,预计外资会不断减少低配的幅度,慢慢提到标配甚至超配的比例。
不过,海外资金对中国市场的观点并未形成共识。高盛数据显示,4月初中国市场流入260亿美元,但后续三周总体呈净流出之势。中信证券研究称,样本海外基金于3月中旬结束了此前的温和资金流入趋势,4月初以来转为净流出态势。
“对于许多海外主权基金、养老金以及各国央行而言,它们可能更倾向于分散投资,不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多配置一些欧元资产、日元资产,增加黄金的配置,因此黄金价格也表现良好。大家也开始对亚洲的一些债券市场更感兴趣,但目前对配置中国资产的资金流入还没有特别明显的增长。”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分析。
在全球市场剧烈波动的背景下,对大类资产的调整速度决定了投资者的业绩差距。富国基金QDII基金经理彭陈晨旗下基金今年以来平均收益超过20%。其在季报中回顾道,面对美国关税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较快调整了美股仓位,大幅降低了美国可选消费配置,提升了对港股消费和互联网板块的权重,同时减少了对国内出口板块的配置。
相较A股市场,港股今年的表现更为出彩,亦更受内地机构投资者的追捧。孟磊向《财经》表示,今年南下资金净流入的步伐是多年以来最快的一次,这意味着南下资金净流入成为在港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股价上涨的重要动能之一。
从公募基金一季报数据也可以看到,一季度期间对股票的配置有所增加,但降低了A股配置,提升了港股配置。
银河证券研究数据显示,主动偏股型基金重仓股中,A股市场的配置比例连续五个季度回落,由2023年末的91.34%下降到2025年一季度末的80.90%;而港股市场的配置比例则由2023年末的8.66%,持续提升到2025年一季度末的19.10%。
从公募基金的调仓也可看到抢筹港股估值洼地之势。以半导体龙头公司中芯国际为例,该公司在A股与港股两地均有上市,去年11月AH溢价率一度高达4倍。一季度期间公募基金减持其A股3644万股,并大幅增持价格更便宜的H股。-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