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5-12 | 來源: MiaBook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迪拜這座矗立於沙漠中的未來之城,可以說是人類社會的微型全息投影。
在這個外籍人口占比逾九成的城市國家生活,我覺得拾分有趣,因為有機會可以觀察很多不同種族的生活習慣,社會信仰和民族性格。
暫且不說種族比較多樣,這裡的中國人群體就特別有意思,和國內不太壹樣。國內可能接觸最多的就是上班族,但在迪拜你能很容易接觸到各種類型的人:
- 有上央視的專家、百萬粉絲的網紅博主,也有做國際貿易的大老板
- 創業者特別多,很多中小公司在這邊找出海機會
- 還有不少自由職業者,沒有固定的單位,就自己接壹些活兒幹
- 普通打工的反而成了少數群體
壹言蔽之呢,在國內,好像只看到社會的橫截面,來到這裡,就看到壹個微型社會的縮影了。
說到微型社會,再來聊聊這幾個月對外國人的壹些看法和感受。
先說壹下迪拜的人口比例,本地人僅占迪拜總人口的 10%-11.5%,屬於絕對少數群體,壹般在街上,比較少看到白袍們,壹般在有政府人員出席的商務活動,各大商場,還有公共機構可以看到他們。
占比最多,毫無意外是印度人,壹般是做蓋房子,it民工,還有服務業,當然也有大老板;其次,就是巴基斯坦老鐵,基本上你問出租車司機哪裡人,九成九都是巴基斯坦人;
再到亞洲群體,菲律賓人占比比中國人多,自然是做家政比較多;中國人在迪拜大概叁拾萬人,壹半是從事貿易、房地產,自媒體、跨境電商(在noon上面買東西,可以看到很多中國賣家)。
然後中東及北非群體,其他阿拉伯人,包括伊朗、敘利亞等國移民,很多都是做生意;埃及人的話也多,數據顯示集中於教育和醫療領域,但是我目前還沒有太多接觸到;
然後來說說我對他們的壹些看法,當然這也是我的個人偏見。
俄羅斯人,人都挺帥挺美,金發碧眼,英語好技術也溜,社交上也保持壹定的距離感,公共場合,素質挺好的。
印度人,長得帥和美的話還挺少的,英語很不錯,人均話嘮,但技術拉垮,合作起來大多數不靠譜。
阿拉伯人,人均美女,帥哥也挺多,性格方面不太了解,別人說比較熱情,我個人覺得還好。平時遇到的機會很少,基本上在展會才能看到,學校裡面也不多,沒有太多很深的接觸。
非洲國家人(蘇丹,坦桑尼亞,贊比亞等等)喜歡聚眾,公共場合總是吵吵鬧鬧的,不過身材是真好,女性很有曲線美,男女平均顏值我認為比印度高;做事比較沒有邊界感。
其他中東國家的人(阿曼,伊朗,敘利亞等等)人都非常熱情,對於中國人來說是有點熱情過頭了,做生意居多,其他方面暫時沒啥印象。
哥倫比亞人,平均顏值也挺高,基本不講英語,不太富裕。
中國人,做事踏實可靠,效率高很會賺錢,公共場合素質高,薪資水平在迪拜中等偏上,但英語不好,人在社交上會比較偏冷淡。
巴基斯坦:占領了迪拜出租車司機群體,感覺很喜歡中國人。
尼泊爾人,和中國人長得還挺像,長相沒有太多民族辨識度。
來迪拜之前,我是對所有種族壹視同仁的,但是在這邊生活壹段時間,真的覺得,中國人群體才是相處起來最舒服的群體。
壹是中國人還是比較有邊界感的,半夜肆伍點不會拿廚具去煮飯,早上六點不會旁若無人地大聲打電話,不會在公共場合總是吵吵鬧鬧的,也不會每天發消息給你問好,給你太多社交壓力。
贰是中國人做事靠譜,不會因為你是線上下單,就給你發品質差的貨;不會毫無合作精神,小組作業壹點都不做,別人即使把你的作業寫了,還不會說謝謝;
強烈建議出來留學的留子壹定要找中國人舍友,不要想著增加壹段和外國人做舍友的體驗,不然會給你的留學生活徒增很多煩惱!
我個人還是比較幸運,沒有遇到奇葩舍友,但是我聽說過太多奇葩案例了,所以請碼住這條建議。
當然,在迪拜生活越久,越能體會到中國人骨子裡的獨特優勢,越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驕傲。-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