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5-14 | 來源: 硅谷101 | 有1人參與評論 | 專欄: 關稅 | 字體: 小 中 大
2019年8月,特朗普宣布對中國商品加征新壹輪關稅時,特意提到了蘋果在短期內,會因此受到來自叁星的競爭壓力,因為叁星不需要繳納關稅。
庫克的這些努力最終換來了成果。蘋果成功將Apple Watch和藍牙耳機等產品移出了2019年的關稅清單,避免了直接沖擊。雖然白宮堅稱沒有特殊待遇,但蘋果確實比其他科技公司更早獲得了豁免。
同壹時間,庫克也沒忽視與中國方面的關系。蘋果在中國的供應鏈雇傭了超過叁百萬人,幾乎壹半的供應商工廠都設在中國大陸,如果蘋果離開中國,損失的不只是市場,更可能是整個硬件體系。
2019年,歸功於當年58歲的庫克,在中國生產的蘋果手機最終並不在特朗普政府對中國商品加征的2500億美元關稅名單中。而柒年之後今天,對於這次的關稅戰,庫克依然選擇了使用同樣的策略。
首先是穩住白宮。根據《華盛頓郵報》,庫克與美國商務部長Howard Lutnick進行了通話,討論關稅對iPhone價格的潛在影響。雖然沒有明確的證據表明特朗普政府肆月初宣布對智能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暫時免征關稅和庫克的游說有關,但這至少為蘋果爭取到了壹定的緩沖期。
在中美兩國政府之間保持微妙平衡、在各方力量中找到灰色緩沖區,是庫克時代蘋果的壹大特征。相比起果斷撤出或者強硬對抗,蘋果的方式更像是壹種現實主義的延續——在大國競爭中繼續活著,繼續出貨。
Chapter 1.3 兩次貿易戰期間,供應鏈布局調整
除了穩住白宮,蘋果也在做兩手准備,積極調整其供應鏈布局。據MacMagazine稱,蘋果已開始在巴西生產iPhone 16e,這是蘋果首次在中國或印度之外的國家啟動新機型的生產。此外,蘋果還從印度空運了約600噸(約150萬部)iPhone到美國,以避免潛在的關稅影響。-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