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5-14 | 來源: 經濟觀察報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中美博弈 | 字體: 小 中 大
“之前因關稅問題而推遲或取消訂單的客戶,很多都來咨詢了,有美國客戶之前壓了差不多9個集裝箱的產品,現在要求盡快發貨。”2025年5月13日,深圳壹家大型跨境物流公司的貨運代理何先生略帶興奮地告訴記者。
何先生所描述的,正是《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下稱《聯合聲明》)於5月12日下午3點發布之後,外貿領域驟然回暖的壹個側影。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聯合聲明》發表談話時表示,本次中美經貿高層會談取得實質性進展,大幅降低雙邊關稅水平,美方取消了共計91%的加征關稅,中方相應取消了91%的反制關稅;美方暫停實施24%的“對等關稅”(暫停90天),中方也相應暫停實施24%的反制關稅(暫停90天)。這壹舉措符合兩國生產者和消費者的期待,也符合兩國利益和世界共同利益。
“窗口期”突然開啟
政策的“指揮棒”壹轉向,市場的神經末梢便被迅速激活。從高度敏感的電子元器件市場、專注外貿的跨境貨代,再到傳統的大型外貿企業,整個產業鏈條都因《聯合聲明》的發布而高速運轉起來。
5月13日,記者再次走訪深圳華強北電子世界,這裡已不見壹個月前的冷清,多數主營CPU、內存等芯片的檔口已開門營業,報價聲、咨詢聲與拖車滾輪碾過地面的聲音交織,恢復了往日的繁忙景象。
“4月初那陣子,行情真是看不懂,報價壹天壹個樣,還基本沒人敢接大單。現在好了,像5090D這種型號,報價立馬從接近3萬元壹下子掉到2萬元左右,有些CPU的型號甚至價格‘腰斬’。”在華強北電子市場經營多年的檔主劉先生向記者描述說,“前期接受高價貨的同行都賠了,最近來詢價、下單的明顯增多了。”
在壹個月前的4月14日,記者曾以采購商的身份前往華強電子世界壹線走訪,彼時,記者咨詢的型號為英特爾至強E5-4650V2處理器的價格為65元壹個,且檔口老板表示沒有大量現貨。5月13日,記者再次了解同型號處理器價格時,發現該處理器價格已跌落至35元。
與華強北市場迅速“解凍”同步,眾多外向型企業也聞風而動,力圖抓住90天“窗口期”。
“《聯合聲明》發布第贰天,我們就接到了好幾家美國客戶的郵件,要求立刻重啟之前因關稅問題暫停的訂單,並且希望我們能盡快發貨。”深圳壹家主營智能穿戴產品出口的企業負責人王力告訴記者。
另壹位主營散貨拼箱業務的張先生也向記者表示,許多此前因關稅原因暫停出貨、庫存積壓的賣家,在《聯合聲明》壹落地便急於了解最新的海運價格,部分跨境賣家甚至開始擔憂短期內訂不到艙位。
“如果90天窗口期內集中出貨,可能會引發短暫的‘搶運潮’。”張先生判斷。
對此,壹家大型國際快遞企業的大客戶銷售人士陳程也向記者證實:“大部分客戶肯定是要抓住這段時間多發點貨了。不過從我們公司的整體貨量來看,這兩天暫時還沒有觀察到大量的美國貨集中進倉,可能客戶還處在反應階段。”他進壹步判斷稱:“除了汽車零部件這類產品,應該下周開始貨量就會回升了,未來壹段時間,美國線即期運價,大概率會有上升。”
根據國際貨運預訂平台Freightos的分析,盡管4月份中美海運量因高關稅有所下降,但船公司通過撤船、暫停航線等方式削減了約22%的運力,使得跨太平洋航線運價在當時保持了相對平穩。但隨著《聯合聲明》落地之後市場運力需求的反彈,短期內運力緊張和集裝箱等設備短缺的局面可能迅速顯現,船公司需要時間調回運力,這或將推動即期海運費率的上漲。-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