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5-14 | 來源: 正義網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在內容方面,劇中主角們“升級打怪的”日常,恰是我在未檢工作中的點點滴滴。劇中林之桃、白恩宇那個堆滿雜物的未檢辦公室令我動容:幾張舊桌椅,壹塊寫滿日程的小黑板,承載著改變無數少年命運的重量,見證著未檢事業的“從無到有”。我所在的都江堰市檢察院,未檢工作於2014年2月從公訴科分離,同年10月正式設立未成年人刑事檢察科。與林之桃、白恩宇等人的經歷壹樣,我們院未檢工作的開展也經歷了漫長的嘗試與探索,也經由幾代人的付出與托舉才有今天的成績。記得我初入未檢部門時,壹名資深的老檢察官總說:“我們辦公室的打印機總是全院最忙的打印機,因為它要打印的不僅是法律文書,還有幫教方案、心理評估報告……”在涉未成年人案件量上升的態勢下,未檢檢察官依然堅持對每個孩子進行社會調查,依然願意為每壹次附條件不起訴召開不公開聽證,依然會在深夜接聽涉罪少年的求助電話。這種“不劃算”的堅持,體現了未檢人的負責,也彰顯了司法應有的溫度。
劇中壹個個熟悉的名詞,壹個個熟悉的案件,正是我們未檢工作的最真實寫照:傾力打造未檢工作辦案區、未成年人“壹站式”保護中心、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奔走企業聯系觀護幫教基地;為了追求案件的真相,依法介入引導偵查,和公安的同志壹起熬更守夜;為了查清案件事實,追求公平正義,在法庭上與辯護律師唇槍舌劍;開展法治進校園、進社區活動,把法治的種子播撒到每個角落……這部劇的熱播能讓更多人了解並理解未成年人檢察工作,也能讓更多人懂得當權益受到侵害時可以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可以說,《無盡的盡頭》在檢察普法宣傳工作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壹筆!
在人物塑造方面,劇中檢察官形象生動自然。林之桃被潑油漆時那僵硬的肢體、聽被害人講述遭遇時那泛紅的眼眶、在法庭上發表公訴意見時那壹長段的慷慨陳詞,都體現了扮演者任素汐扎實的演技和台詞功底,她用自然又細膩的表演,精准呈現出角色人物疾惡如仇、剛正不阿的特點。高偉光演繹的白恩宇,嚴肅中不乏幽默、成熟中透著天真。劇中白恩宇的插科打諢為同事帶來輕松時刻,也讓觀眾在沉重壓抑的氛圍裡得到緩解。這個角色設定雖然很討喜,但是多壹分幽默則顯輕浮,多壹分嚴肅又顯厚重,高偉光的演繹恰到好處,將壹個接地氣的、鮮活的檢察官帶到觀眾面前。
在細節方面,劇組精心設計的小細節也值得觀眾深挖。片頭序幕裡,沙盤上散落的書本、在舞台上跳舞的女生、藍色的沙發、關在籠子裡的兔子玩偶、沾滿血跡的剪刀,都對應著劇中的壹個個案件,劇組將劇中用來療愈孩子的沙盤和案件共同呈現出來,這壹巧思使觀眾觀影思路更加清晰。
站在未成年人檢察路上回望,既有否定者的質疑也有開拓者的堅持。當司法不再滿足於“案結事了”,而是追求“案結事好”時,法律就不再是冰冷的條文,而成為點燃希望的火焰。當看到幫教過的少年考上大學,成為足球教練、設計師、程序員時,當看到曾經被侵害的孩子走出陰霾健康成長時,當看到那些破碎的家庭因為我們的努力在逐漸向好時,我終於懂得:未成年人司法保護的盡頭,是讓每個迷途的孩子、暗夜裡掙扎的孩子都能在法治的陽光下,找到屬於自己的星辰大海。正如劇中所說:“未檢工作的本質是壹棵樹搖動另壹棵樹,壹朵雲推動另壹朵雲,壹個靈魂喚醒另壹個靈魂。”
(作者系肆川省都江堰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