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5-15 | 來源: 加國無憂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多倫多新聞 | 字體: 小 中 大
近期,大多倫多約克區和皮爾區多所學校內,出現俗稱“巴掌臉”的“傳染性紅斑”(又稱fifth disease,第伍病),引起家長關注。
據本地英文媒體多倫多星報報道:近期,約克區壹所小學近日在校門張貼通知,證實有學生確診感染第伍病。約克區教育局隨後表示,其轄區內確有“少量病例”報告。達弗林-皮爾天主教教育局也確認今年出現壹例病例,並強調這種疾病在其學校“極為罕見”,通常每隔幾年才會發現壹兩起。
多倫多公共衛生局表示,雖然不追蹤第伍病的具體病例,但會監控所有呼吸道和腸道疾病的暴發情況。
據麥克馬斯特兒童醫院兒科傳染病專家莎拉汗(Sarah Khan)醫生介紹,“第伍病”由細小病毒B19引起,主要影響學齡兒童。它是是壹種通過飛沫、接觸傳播的病毒性疾病,得名於它是兒童中常見的伍種病毒性皮疹之壹。
該病的典型症狀是臉頰出現鮮紅色皮疹,形似被打了壹巴掌,因此俗稱“巴掌臉”綜合征。此外,患者身體上也可能出現網狀、瘙癢的粉紅色皮疹,在膚色較深者身上則不易察覺。
第伍病多在冬末和春季流行,尤其容易在日托中心和學前班等密閉環境中擴散。
該病最具傳染性的時間是在皮疹出現前幾天,壹旦出現皮疹,病毒通常已不具傳播性。多數病例在壹到叁周內可自行痊愈。
盡管第伍病主要影響兒童,但成年人也可能感染。莎拉汗醫生指出,成人感染後可能出現關節疼痛和腫脹等類似關節炎的症狀。更需警惕的是孕婦感染,特別是在懷孕早期,可能導致胎兒貧血,嚴重時甚至引發胎兒水腫、死產或流產。
Kidcrew兒科醫療診所的庫利克(Dina Kulik)醫生補充說,大多數成年人在兒童時期已接觸過病毒並產生免疫力,但孕婦若從未感染過第伍病,壹旦暴露於病毒,可能對胎兒造成“相當嚴重的風險”。
庫利克醫生指出,第伍病在兒童中“非常常見”,她在叁天內就診斷出伍例。
專家強調,第伍病雖然傳染,但其傳播力遠不如麻疹,不具空氣傳播能力,因此在學校中大范圍傳播的風險較低。
“我們沒有看到大規模暴發的跡象。”莎拉汗醫生說,“家長們不需要過度擔心。”
目前尚無針對第伍病的特效治療,主要依賴休息與對症處理。公共衛生專家建議家長,壹旦孩子出現症狀,應避免送其上學,並注意加強個人衛生,包括勤洗手、咳嗽或打噴嚏時用衣袖遮擋。
如確診感染,家長可主動通知學校,以便及時采取防控措施。
《星報》聯系了大多倫多地區的多家教育局,包括多倫多教育局、多倫多天主教教育局、皮爾區教育局、達勒姆區教育局和約克天主教教育局,想要了解具體的病例數字,但截至目前,各局尚未提供統計數據。-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