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5-15 | 来源: 真实人物采访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乌克兰危机 | 字体: 小 中 大
(俄罗斯套娃,图案是一个穿着俄罗斯民族服装的姑娘,叫做“玛特罗什卡”,这也成为这种娃娃的通称)
出人意料的是,这份工作不但越做越大,还让我娶了乌克兰姑娘做老婆。
后来,我除了卖报纸之外,闲暇之余也会卖些电话卡、做些中介之类的工作。2003年,我又增加了卖电脑,为中国人做些电脑维修、网络维护的业务。
期间,时常有人过来找我帮忙,让我帮他们在报纸刊登些找工作的广告,秀莎便是其中之一。
秀莎是个乌克兰姑娘,青春靓丽,她本来在自己家乡卢冈斯克的一家医院里做着护士工作,由于医院经济效益差,发不出工资,她就来到莫斯科来讨生活。
但莫斯科这边的医院有明文规定,不接受外国人,秀莎吃了闭门羹便想到通过登报纸来找工作。
期间,我给她介绍了三次工作。不是她嫌待遇低就是别人嫌她能力差,折腾几回她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
那时候正好很多中国人来这里发展,但由于语言不通和文化差异,他们不知道生病后该去哪里看病,也不晓得看病流程。看着他们焦急无助的样子,我也是有心无力。
(我的妻子秀莎)
后来,我想到秀莎正好是护士,正好熟悉看病的那套流程。正好我也开出租车,就寻思这是个不错的生意,不但可以帮助国人去医院看病,还能给秀莎找个适当的工作,一举两得。
我就在报纸上打了广告:乌克兰护士可带人看病,有车。当时报纸标语很醒目,很快我们就火了。
刚开始,我们开车送病人去医院看病,给他们做翻译沟通看病事宜,一次下来挣300卢布,相当于10美金。但由于耗时太长,不能维持生活,又耽误其它工作,后来便涨到30美金。
意想不到的是,我们的业务越做越好,我俩也因朝夕相处逐渐走到一起。
那时候,莫斯科的住房条件比较紧张,我们一直是和别人合租。后来,秀莎怀孕了,我们便离开了这里。
(秀莎和我们的女儿,女儿遗传了妈妈的美貌)
2006年,我们搬到了莫斯科郊区的巴拉时河,以每月10000卢布的价格租了套房子。
这里环境秀美,景色宜人,不远处便是原始森林。春天有蕨菜,蒲公英,夏天可以到附近湖泊游泳、钓鱼,冬天可以滑雪。清晨还可以在植被围绕的小路上跑步,呼吸新鲜空气。
最重要的是,离我们住的不远处有一家军营医院,秀莎能在这里安全待产。
记得秀莎生产那天,医院不同意家属陪伴。我只能在院子里焦急等待,等到孩子顺利出生后,秀莎才给我打了电话。-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