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5-15 | 来源: 刀法研究所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碎片化场景:通勤路上和睡觉前是两个非常典型的场景,用户对内容的诉求是陪伴和放松,微短剧这样短平快的内容就特别适合,近年来短剧的崛起正是填补了这一空白市场。日常陪伴:对许多用户来说,内容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电子榨菜”,有它才能下饭。午休和晚上的闲暇时间,通常会出现一个追剧小高峰,很多人甚至会蹲点准时等更新,比如这两年爆红的《种地吧》系列就是在中午 12 点饭点时间更新,弹幕都是用户在花式报菜名。社交节点:在春节、情人节这样有社交需求的关键节点,观众的目的也十分明确,需要用内容产品来填补社交场景的空白。假日和节日:周末和假日的“binge-watching”(刷剧)也已经变成了一种典型的内容消费需求。用户需要“喘口气”,暂时脱离工作和日常,刷剧可以让他们沉浸式地体验另外一种生活,重新找到生命的意义。
从中可以看出,用户对内容的需求主要有两个,既需要短内容填补碎片时间,进行娱乐消遣,也需要长内容滋养精神世界。
内容生产的方向应该是提效率,铺场景,构建一个“长+短”协同发展的内容生态。
首先,长内容要进化,更加关注叙事的有效性。无论是国产爆剧《我的阿勒泰》《无忧渡》还是《黑暗荣耀》《苦尽柑来遇见你》这样的海外剧集,近两年口碑流量双丰收的长内容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加快节奏,满足观众的追剧需求。
《黑暗荣耀》虽然有十六集,但 Netflix 选择分为两季播出,一个周末刚好可以刷完八集,不但降低了追剧的门槛,还能用首季播出积累的口碑吸引新的用户。《我的阿勒泰》也只有 8 集,凭借电影级别的精良制作成为破圈爆款。它属于爱奇艺去年新推出的微尘剧场,这个剧场主打的就是新审美、新视听、精品短剧集。
《无忧渡》虽然有 36 集,但在叙事上分成为了六个单元,每个单元故事紧凑完整,同时又能够推动整体剧情发展。节奏快、实景拍摄、演员原声配音、服化道制作精良等元素叠加,让它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在产品形态上,视频平台也通过技术手段满足观众的个性化需求。今年,爱奇艺推出了“跳看”功能,用户甚至都不用开倍速,直接在AI技术加持下,不错过精华点的情况下追剧,再也不用等着 UP 主剪视频 cut。
与此同时,短内容也在进化。随着用户规模扩大到 6.62 亿,短内容的市场竞争也在加剧,并且面临转型压力。表现在题材的多元化和制作的精品化。
比如关注老年群体的《大妈的世界》和职场题材开始崛起。从业人员上,剧本、表演、拍摄、制作、发行、播出等环节都涌入了更加专业的人员与机构,竞争激烈。爱奇艺这样的头部视频平台也开始布局短剧市场,《唐朝诡事录》《灵魂摆渡》《大王别慌张》这样的爆款 IP 都有开发短剧内容的计划。
在“长+短”的布局下,用户对爱奇艺的认知可能不再是长视频平台,而是一个 360 度无死角浸入生活场景的内容提供商。过去我们可能只会在完整时段的时候打开它,未来可能需要优质娱乐内容的时候就会想到去找爱奇艺。
短剧爆红只是表象,用户消费内容的心态很复杂,他们会在不同场景下选择观看不同的内容:一个生活在上海的观众,可能既会在睡前刷几集“短剧一哥”柯淳的新剧放松精神,也会去抢购上海电影节的门票享受文艺生活。但总体来看,观众对类型丰富度和艺术水准的要求是越来越高的。
内容创作者应该抓住主要矛盾,不但要用不同的内容满足不同用户的情绪需求,还应该满足同一用户在不同场景和情绪状态下的需求。
抓住新情绪,是吸引注意力的关键钥匙-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