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5-05-15 | News by: Newtalk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美国丹佛枪击案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美国众议院「美国与中国共产党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主席穆勒纳尔(John Moolenaar)曾表示,美国的学生签证制度已沦为「北京的特洛伊木马」,让中国能不受限制地接触顶尖研究机构,构成国安威胁。《史丹佛评论》(Stanford Review)2025 年 5 月的调查报告指出,有一名中国共产党间谍冒充成史丹佛大学的学生。他化名「Charles Chen」,透过社群媒体接触多位学生。
自川普重返白宫以来,已有超过 4,700 名国际学生被从移民(专题)资料库中移除,其中部份中国留学生(专题)被认为是潜在的间谍,对国家安全造成威胁。
美国学生签证沦为北京的特洛伊木马
此外,美国众议院「美国与中国共产党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3 月向六所大学发函,要求提供中国学生在先进 STEM 领域(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入学政策的资讯,以及他们是否参与联邦政府资助的研究。
该委员会主席穆勒纳尔(John Moolenaar)对此曾表示,美国的学生签证制度已沦为「北京的特洛伊木马」,让中国能不受限制地接触顶尖研究机构,构成国安威胁。
然而,对研究机构的潜在威胁不只是留学生,还有「假学生」,甚至是「群众外包」(Crowdsourcing)学术情报搜集战略。
中国特务冒充史丹佛大学学生接触多位学生
《史丹佛评论》(Stanford Review)2025 年 5 月的调查报告指出,有一名中国共产党间谍冒充成史丹佛大学的学生。他化名「Charles Chen」,透过社群媒体接触多位学生。
例如就读史丹佛大学并从事与中国有关机敏研究的 Anna 就有收到来自 Charles Chen 的讯息。起初,这些讯息看似无害,只是询问有关拓展人脉的建议。然而,很快地,这些讯息开始变得有点奇怪。
Charles 问 Anna 是否会说中文,接着讯息变得越来越频繁并开始涉及私人话题,同时还传送给 Anna 在中国成名的美国人影片,鼓励她去中国看看,甚至主动表示愿意支付她的旅费。
他还会传送自己银行帐户馀额的截图,以证明他有能力购买机票。诡异的是,Charles 居然提及了 Anna 从未对他透露过的个人细节。
接触研究中国相关议题女性
关于去中国旅行一事,Charles 建议 Anna 入境中国的时间要控制在 24 至 144 小时内,这样可以避开中国政府对签证的审查,同时要求她只能用中国版微信联系。
当 Charles 在她的社群贴文下留言,要求她删除他们对话的截图时,Anna 就知道事情不单纯。
在熟悉间谍手法的专家协助下,Anna 联络了相关单位。
调查显示,Charles Chen 根本不是史丹佛学生。他多年来冒充史丹佛学生,仅稍微变动姓名与身份资料,目标是多位学生,几乎全是研究中国相关议题的女性。
协助调查的中国问题专家指出,Charles Chen 极可能是中国国家安全部派的特务,任务是锁定对中国有同情感的学生,并以此为人脉节点蒐集情报。
学生不愿公开受访:风险太高了
今年 3 月,史丹佛大学校长 Jonathan Levin 也收到众议院「美国与中国共产党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的信,详述中国对 STEM 研究构成的安全威胁。
事实上,史丹佛校园长年来都有人悄悄担忧中国间谍问题。调查过程中,教授、学生与研究人员都愿意分享自身遭遇,但大多不愿公开受访。
一位曾亲身遭遇间谍行动的学生甚至拒绝透过加密通讯软体讲述经历,他说:「风险太高了。」
《史丹佛评论》认为,中国的跨国打压、6,400 万美元的中资援助,以及对种族歧视指控的担忧,共同营造出一种普遍的噤声文化,遍及史丹佛校园甚至其他地方。
中国鼓励学生将出口管制技术带回中国
更糟糕的是,中国正在史丹佛发动一场规模庞大的情报蒐集行动。调查报告指出,透过访谈与交叉比对后的结果是,史丹佛大学里有中国间谍。
根据中国制造 2025 政策,中国目标是取代美国,成为前沿技术的领头羊。这需要从美国的研究机构大量取得技术资料。-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