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5-16 | 來源: 中國新聞周刊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中美博弈 | 字體: 小 中 大
在5月12日《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發布後僅4個小時,丁林鋒就接到了壹個大單:壹個長期合作的美國客戶直接訂了壹整個集裝箱的貨,價值約10萬美元。過去客戶下單前,壹般會商議價格,“現在他們覺得討價還價可能都在浪費時間,客戶需要快速把缺的貨補回來”。
丁林鋒是上海威邇達遮陽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公司在阿裡國際站上主營的產品是房車的遮陽篷,美國銷售額占比達50%。截至5月14日,另壹個老客戶向丁林鋒承諾會在壹周內下單,金額在15萬美元左右。丁林鋒初步估算應該會拿到40萬美元的訂單。
5月14日12時01分,中美新關稅調整政策正式實施,取消91%的加征關稅,另有24%的關稅暫停實施90天。在這叁個月的出貨窗口期間,中國外貿生產商開始迎來壹波訂單潮。
壹天拿到了半個月的訂單量
不同於以往9點上班後客戶才開始溝通訂單,5月13日早上7點半,義烏市璟文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慶芬就收到壹筆久違的大單子——壹個美國客戶直接下單30萬雙襪子。吳慶芬催促同事盡快聯系其他美國客戶,壹天內拿下了柒八個訂單。
多位外貿生產廠商向《中國新聞周刊》提到,過去壹個月,在特朗普政府關稅政策的影響下,因要承擔不斷攀升的高額關稅,多數美國的客戶都持觀望態度,暫緩了訂單。
深圳市麥祺佳家居有限公司的美國市場占比近壹半,客戶多為亞馬遜平台上的賣家。總經理王莉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在之前美國關稅不斷上調時,客戶大多是交了30%的定金,但暫時不讓出貨,導致公司倉庫積壓了過去兩個月訂的貨。這對公司來說,無疑帶來了很大的風險。
情況在近兩天開始好轉。5月13日,麥祺佳家居收到了4個來自美國的訂單,總額約30萬美元。公司以往月平均訂單額是80萬美元,這意味著13日壹天內拿到了半個月的訂單量。之前的客戶陸續交了尾款,這讓王莉松了壹口氣。
出口運輸通常以海運為主,王莉提到,公司本周計劃要送出8個集裝箱貨櫃的貨去美國。此外,她提到,過去壹個月,部分商家已經開始缺貨,而海運較慢,至少需要壹個月。“壹些客戶要緊急補貨,來不及等海運,壹小部分訂單優先走了空運,這在以前幾乎沒有發生過。”
多位受訪的外貿從業者還指出,新關稅在5月調整,這個時機非常關鍵。在美國,服裝、家電等消費品從9月起進入下半年的銷售旺季,壹直延續到“黑色星期伍”、聖誕節前後。中國工廠從生產、運輸到美國港口入倉,整個供應鏈周期快則2個月,慢則3個月。為了避免錯過下半年的銷售旺季,不少美國客戶需要在90天內抓緊下單備貨。
正因如此,受訪的外貿出口商都提到,近期接到的都是數額較大的訂單。“美國客戶基本都到了補貨階段,再加上大家對90天後的關稅政策依然抱有不確定性,從目前的訂單金額來看,客戶大都在囤叁肆個月的庫存量。”王莉說。
搶定集裝箱
5月14日,福建體育用品公司卡爾美跨境渠道運營主管陳娟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提到,這兩天公司開會討論最多的話題是,能不能排上貨運檔期。她和同事了解到,海運集裝箱已經開始緊俏,作為老客戶,因訂貨量大,他們好不容易從貨代平台搶下了5月21日的海運檔期,目前已經在加快備貨。
卡爾美的出口銷售方式包括直接面向消費者的跨境電商,以及toB的線下業務。美國也是卡爾美重要的海外市場之壹,陳娟介紹說,跨境電商業務中,美國的業績占比約為75%—80%,toB業務中,美國市場占比也大約在40%。
她提到,上半年關稅的調整對公司的沖擊並不大,卡爾美使用的是亞馬遜FBA前置倉模式,即將貨物預先存放在亞馬遜指定的海外倉庫中。早在去年12月至今年1月上旬,公司已經將上半年需要的貨運了出去。
但90天的窗口期對卡爾美也至關重要,公司需在9月之前,將下半年的貨順利運送到美國,否則會影響整個下半年的銷售情況,而且秋冬季的產品還是高客單價,會影響今年的營收。
她向《中國新聞周刊》提供的亞馬遜後台數據顯示,過去叁周,從國內往外的貨運數據都呈下滑趨勢,但近壹周,“我們合作的海運平台,FBA前置倉有叁種船型號,訂單量上漲了45%”。
據路透社報道,貿易追蹤機構Vizion在5月14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在美國下單的從中國到美國的集裝箱運輸預訂量飆升近300%。全球海運訂單追蹤系統維齊恩相關負責人對外公布,截至5月14日,過去柒天平均海運訂單量超過2萬個標准箱,飆升277%,而在5月5日之前的柒天平均訂單量僅為5709個標准箱。-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