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5-16 | 來源: 鳳凰網財經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英國 | 字體: 小 中 大
有投資者與深圳市海泊鑫項目管理有限公司(廣東省金鑰匙集團下屬企業)簽訂投資合同,將數百萬資金投入基金,購買該「市政工程」的債券。許多投資者,尤其是中老年人,在親友推薦或被高額回報吸引後,紛紛加入。
根據界面新聞報道,《市政工程債權九號產品推介文件》顯示,海泊鑫是「隸屬於國務院國資委旗下,是壹家專門服務於省級政府大基建項目的國有企業」。市政工程債權九號項目主要專注於山東省青島市地鐵15號線的開發建設,並進行「募、投、管、退」全流程監督管控。
然而,律師指出,從投資合同內容看,這個所謂的投資產品與常見的非法「定向融資計劃」並無差異。
為了增強投資者信心,金鑰匙集團精心營造繁榮景象。
2023年5月,該集團在中山市小欖鎮舉辦了盛大的25周年慶典,林春浩在會上通報2022年「輝煌」的業績:交易額37.29億,利潤12.32億,利潤率高達33.03%,並聲稱其市政工程、港美股IPO等多項投資業務均實現盈利。
就在林春浩跑路前的3月,他還曾對員工稱公司業績創下新高,並將在4月發放豐厚的獎金。與此同時,員工們仍在向投資者兜售各種高收益項目,並許諾若當月簽約,可多拿壹個點的利息。
然而真相是:所謂政府基金乃是虛構,資金實則流向P2P、虛擬貨幣、股市等高風險領域。
2025年4月,林春浩在公開信中承認,「精准踩中每個時代大坑」,他宣稱募集的13.4億元投資款已消耗殆盡,而他本人也虧損7.15億元,此刻已抵達英國。這消息猶如壹顆重磅炸彈,瞬間在金融圈引起軒然大波。
針對此事,壹位常年關注民商事訴訟及仲裁、刑事辯護的律師對鳳凰網財經表示,金鑰匙或涉嫌非法集資。根據《刑法》及相關司法解釋,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是指未經相關部門批准,向不特定對象集資,並承諾保本付息,即構成此罪。金鑰匙通過虛假項目吸收13.4億資金,遠超「數額特別巨大」的標准。
對於廣大投資者,上述律師建議:「壹定要查看金融牌照,收益率超過6%就要提高警惕,利用工具查詢股權關系,警惕那些『掛靠』的假國企,警惕『熟人推薦』,也要保存證據,壹旦發現異常,立即報警,報案越早,資金追回的概率就越高。」
愛企查顯示,金鑰匙所投資的深圳市興欣怡貿易有限公司股權已被凍結,且該公司今年1月成為被執行人。金鑰匙所投資的深圳市前海金鑰匙財富管理有限公司則有清算組信息。
03「鬼才」投資人的另壹面
逃往英國的林春浩,在其告別信中仍堅持「非詐騙論」,聲稱自己虧損7億卻「未帶走壹分錢」。
這些話細究之下,疑點重重。
早在2022年,他已成為英國華人(专题)房地產協會副會長,該組織專為中國富豪海外置業鋪路,這壹職務關聯或為此次「跑路」埋下了伏筆,也暴露出潮商群體中「資產轉移」的隱秘路徑。
更具諷刺意味的是,他獲得的「中國誠信企業家」證書的有效期,恰好截至2025年3月23日——跑路前的最後壹個月。
林春浩也算投資界的「鬼才」。他在公開信中復盤,稱其拾數年業務經歷了六次重大失敗:放貸業務壞賬、P2P 清退、移動支付清退、股票投資虧損、房地產爆雷,以及虛擬貨幣投資失利。-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