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5-16 | 來源: 央視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 馬王堆壹號漢墓T形帛畫上發現的多處改繪痕跡。
壹處改繪痕跡出現在T形帛畫上部:這裡描繪著天國大門左右兩邊,有兩位天國守門神,拱手而坐,迎接墓主人靈魂升入天國。高光譜影像顯示出,兩位守門神的手部,有手握玉圭的線條痕跡,應為繪制帛畫的匠人畫的底稿,後來改動,把手部動作畫成拱手狀。
湖南博物院馬王堆漢墓及藏品研究展示中心主任喻燕姣介紹,玉圭是古代壹種禮器,上端為叁角形或直平,身為長方形的玉器,用於覲見禮、祭禮盟誓等,盛行於春秋戰國時期,但西漢以後玉圭出土極少。據此可推測,馬王堆壹號漢墓T形帛畫的繪制有可能經歷了較長壹段時間。社會禮儀風尚發生變化,玉圭不再流行,因此進行了改繪。
△ 馬王堆壹號漢墓T形帛畫上發現的多處改繪痕跡。
此外,馬王堆壹號漢墓T形帛畫上的人物衣飾、神獸造型等細部還發現了多處改繪痕跡。在T形帛畫所畫的天門上方,新發現了疑似文字的痕跡,在馬王堆叁號漢墓出土的帛畫《喪服圖》上,也新發現了若幹文字,這些信息為更加深入研究馬王堆文物提供了重要線索。
△ 研究人員根據改繪痕跡推測還原出天門守門神手持玉圭的形象。
綺地“乘雲繡”絲織品
新證為坐墊
近期,湖南博物院馬王堆漢墓及藏品研究展示中心在對馬王堆出土的部分絲織品開展進壹步深入研究時,將出土於馬王堆壹號墓北邊廂的綺地乘雲繡“枕巾”重新定名為“茵席”,也就是今人所說的“坐墊”,糾正了過去對這件文物功能屬性的誤解。
1972年考古發掘的長沙馬王堆壹號墓,即西漢初期長沙國丞相、第壹代轪侯之妻辛追的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絲織品。1973年完成的長沙馬王堆壹號漢墓考古報告顯示,壹號墓北邊廂出土了2件“枕巾”,壹件為絹地“乘雲繡”,壹件為綺地“乘雲繡”。-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