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5-16 | 來源: 高淨值移民 | 有1人參與評論 | 專欄: 劉強東 | 字體: 小 中 大
最近有網友在馬耳他的街頭,看到了壹個熟悉的身影:
東哥帶著奶茶妹妹在逛街,兩人牽著手顯得特別恩愛。東哥穿著筆挺的西服,應該是參加商業活動後的休閒時刻。
話說東哥真是空中飛人,剛在5月10日出現在日本東京,在街上穿著豬豬俠印花上衣,背後是外賣贰維碼顯得超級吸睛。
在東京是工作,在歐洲是生活。
劉強東夫婦似乎特別喜歡馬耳他,之前也有人偶遇奶茶在馬耳他帶孩子,就有人推測她是不是讓孩子在馬耳他接受教育。
名人具體怎麼利用馬耳他的身份來規劃教育,這咱們說不准。但馬耳他的教育路徑,確實是許多中國家長為自家普娃兜底的壹個選擇。
這個兜底每年有上萬組中國家庭參與——華僑生聯考。
11,882人,這是今年通過審核的港澳台僑考生最終人數,本周末(即5月17日-18日),這些考生即將迎來他們人生中的壹場大考——華僑生聯考。
劉強東夫婦現身馬耳他街頭
說到華僑生聯考,就會說到相比高考很簡單。
以今年的數據為例,今年的高考大軍是1405萬人,而華僑生的報考人數不到其千分之壹。
而從錄取率看,2024年,全國本科錄取數據約為450萬人,這意味著,在1342萬名考生中,只有約1/3的人能夠上本科。
相比之下,華僑生的錄取率則是接近100%。
這就讓國內的家長們躍躍欲試,想讓孩子通過這個考試保證第壹學歷的含金量,從而讓孩子更容易就業。
不過,我可能要勸你們稍微等壹等,至少在看完這篇文章之前,別輕易給孩子規劃華僑生考試。
什麼是華僑生聯考?
首先需要明確華僑生的概念。
華僑很好理解,指的是那些定居在國外,有海外永居身份或長期居留身份的中國公民,華僑生就是指以華僑身份回國上學的學生。
至於華僑港澳台生聯考,是中國教育部單獨為海外華僑和港澳台學生設計的高考通道。這個考試發展到現在,已經近30年的歷史。
考試的承辦方是廣東省教育考試院,所以我們在搜索官方資料時都是找廣東省教育部刊發的消息。
為什麼會有華僑生聯考?
華僑聯考可以看作中國的壹項基本國策,是針對華僑,和港澳台地區的壹種統戰政策,專門照顧華僑和港澳台子女,為他們制定的特殊教育政策。這樣的特性意味著它不是會輕易變更或取消的考試。
華僑生考試是平行於高考的另壹種升學形式,也是壹條讓孩子升入國內高校的綠色快捷通道。
報名時間:2025年3月1日至3月31日。其中3月1日至15日為網上報名時間,3月11日至31日為報名確認時間。
考試時間:5月18日(周六)和5月19日(周日)。
考試地點:全國聯招分北京、上海、福州、廣州、香港和澳門六個考區,考生在網上報名時選定考試地點後不得再修改。
考試科目:理工類考試科目為中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文史類考試科目為中文、數學、英語、歷史、地理。每科滿分為150分,每個考試類別滿分為750分。
和內地高考最大的區別是,內地高考是掐尖選拔,而華僑生聯考是照顧升學,目的是讓更多華僑來內地能上好的大學。
今年招收華僑生聯考的高校,共有392所,比2024年新增了26所。
基本上我們熟知的國內好大學都榜上有名,包括清北復交,也都有招收華僑生。
它有哪些“坑”
那麼,華僑生聯考有什麼特點,它的真實優勢和劣勢(該怎麼正確認識它)分別是什麼?
1、題目更簡單
考慮到港澳台和海外華僑生不想大陸學生整日熏陶在語言環境裡,而且高中叁年都在備考高考,華僑生聯考的試卷難度普遍較低。
這幾年部分省份的高考提綱壹直在變,難度也在逐漸加大,但華僑生聯考的總體考試內容,更偏向於對基礎知識的考察,難度更低,而且考試的科目也少,文科不考政治,理科不考生物。
2、錄取分數線更低
華僑生聯考的總分750分,和國內高考壹樣。而去年華僑聯考的錄取線——普通類院校(專業)文史類:360分,理工類:380分。
藝術類院校(專業)文史類:260分,理工類:280分。
體育類院校(專業)文史類:260分,理工類:280分。
相當於華僑生聯考的錄取分數線僅比藝術類高100分。
再來看看北京今年的高考分數線:
普通本科錄取控制分數線448分
特殊類型招生控制分數線527分
藝術類本科錄取控制分數線336分
體育類本科錄取控制分數線390分
可以說,華僑生比各種招生的分數線,基本都低了有100多分。
3、競爭壓力少
正如文章開頭說的,今年高考生是1291萬,華僑生只有柒千多人,考生人數連高考的零頭都不到哪怕報考人數繼續增加,跟千萬級別的高考來講,參加華僑生聯考的考生依然是小眾。
不過,有壹些家長過來咨詢我們時會說到,別的中介告訴他們,華僑生聯考——
只要辦了身份就能考;
400分就能上清北,特別容易;
香港考不用身份就能考……
抱歉,這叁個說法都是錯的。
(1)華僑生聯考對華僑生的界定有非常嚴格的要求,主要是要有特定身份+要居住滿特定的時間。
近年來越來越多國家出台不壹樣的身份項目,也導致這個身份的界定變得復雜,所以區別不同身份,華僑生聯考官方使用了“居住長度”。
今年初,廣東省教育考試院發布的新簡章中就此細化了永居和長居的區別。
考生或家長壹方如果取得的是永居,考生須在報名前2年內在住在國實際累計居留不少於18個月。
如果未取得住在國長期或永久居留權,但已取得住在國連續5年以上(含 5 年)合法居留資格,那考生在報名前5年內在住在國實際累計居留不少於30個月的,也可參加報名。
不是只要有身份就可以了,壹定要確認自己辦理的身份是長居簽證還是永居!!
(2)400分上清北就是壹個美好的夢。要上清北復交,即使用華僑生聯考都是過獨木橋。
就拿之前的數據舉例:
北大本部去年的本科錄了3088人,港澳台學生有70人,清華的數字也差不多,兩所學校共錄了140人左右。但其中只有9人是通過華僑生聯考進清北,其他通過渠道,比如國際生(拿別國護照的)、香港DSE考試等等…
而參加華僑生聯考的人數7000多,錄取清北的比例粗算0.2%,雖高於河南的0.03%,但遠低於北京的1%,競爭相當激烈。來看看去年C9的錄取情況:
所以,想讀清北華僑生聯考也很卷,清北錄取最低分數線雖然是400分,但實際呢?
北京大學文科生錄取分數線通常在660分以上,理科生錄取分數線通常在680分以上;
清華大學理科生錄取分數線通常在680分以上,僅招收台灣生和華僑生,不招文科生。
所以,壹些人說400分上清北,這完全是不符合事實的。不過如果你的孩子學習不錯,想通過華僑生拼壹拼也有機會。
如果你只是想給學渣孩子壹個保底選擇,對以下這些華僑生錄取率高的學校也能接受,可以適時規劃起來了。
(3)香港、澳門學生想考回國,壹定壹定需要是入籍當地、拿到回鄉卡(放棄內地戶籍)才可以。
不論是華僑生考試還是DSE,只要是考回國儏s笱У模夾枰塹鋇賾讕櫻玫鋇氐幕叵韁げ趴傘
但參加香港的DSE考試的資格要求並沒有華僑生聯考高,只需要是香港長居就可以申請,甚至特殊情況下還可以在內地備考。
但這壹類考生可以報考的學校就不是內地的大學,而是香港本地(港八大),或者直接考去海外,比內地直接申請容易很多。
華僑生考試的2大途徑
以上華僑生聯考的優勢和問題都了解了,我們該講壹講實操的部分。
如果你覺得華僑生聯考可行,那該怎麼給孩子規劃?最遲什麼時候要開始?預算又是多少?
目前來看,市面上總共有6個方法(包括去港澳),不過因為篇幅有限,我這次只拋磚引玉壹種有代表性的。
除了開頭說到的馬耳他,在歐洲(同樣是申根國家),希臘也是國內家長會選擇的華僑生路線,因為它相對於馬耳他有更完善的華僑生備考體系。
希臘+華僑生聯考。性價比的高中備考路線。
希臘的黃金簽證目前屬於永居卡,孩子只需要在當地2年內累計待滿18個月即可滿足華僑生的居住要求。
現在花200萬人民幣買套當地的房產,壹家叁代就都能拿希臘的粉卡。(但是馬上就要漲價,據說要漲價到80萬歐元,法案剛通過)
最遲准備時間:初叁讀完、高壹開始即需要轉校到希臘的華僑生備考學校。
年均花費:根據生活成本統計網站Numbeo的預估,孩子和陪讀家人在雅典的日常花費約為:1515歐元/月,壹年下來大概12萬人民幣(預留每年2個月回國)。
加上學費的1.4萬歐元/年,整體大概是23萬人民幣/年。如果生活叁年,則預留70萬RMB足夠。
目前已知在希臘僅有壹所國際學校開設全日制的華僑生聯考課程。
以上的生活費和學費皆為估算,真實情況還需要大家考慮自身情況,與我們的專業顧問討論後計算出來。
另外,這個方案也有除了華僑生聯考之外的海外升學路徑,比如考歐美名校,可以根據孩子的情況做合理的規劃!
看完以上對華僑生考試的介紹,如果你對華僑生聯考以及可能的方案感興趣,想讓孩子逃過國內的內卷,又能有所保底,那麼就馬上行動起來。
壹來還需要准備資料和審核,贰來有可能隨時變政,所以早准備早安心!-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