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5-17 | 來源: 不相及研究所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當壹線城市的人,用社交媒體緩解焦慮,用理財APP獲得虛假安慰時,只有山東男人堅毅而准時地打開了新聞聯播。
他們不跟風,不盲從,坐在電視前,像壹棵老槐樹,穩穩當當看壹個省的風調雨順,穩住全家的情緒。
“看新聞是壹種消弭內心躁動的行為。”壹位從未離開過德州的出租司機如是說,“你說這世界壹天壹個樣,咱得有個定心丸。新聞播什麼,咱就知道往哪使勁。”
“平時開車忙,沒法陪孩子,也只有在這壹刻,我跟孩子,才是同頻的。”
年輕人靠短視頻充電,山東男人靠看新聞調頻。他們也上網,也刷手機,但手機可能只是用來看更清晰的電視台APP。
你以為他們落伍,其實他們早已脫敏。
“網上的事太碎,我喜歡完整的,看新聞,也解壓。”
“有時候覺得山東男人挺像人類學家的,就像蒲松齡,能有充分的耐心來記錄各地的故事,無論你講得多邪門,他們總是呵呵,好像見慣了大風浪。”
在山東,情緒通常只通過眉毛波動表達。在人們的日常交談裡,山東男人擅長以“嗯”與“哦”完成對復雜問題的回應。
可壹旦到了看新聞的環節,他們反而活絡起來,會像年輕人追劇時壹樣發出“嘖嘖”、“啊哈”、“你看這兒”的聲音。
山東男人的內心世界,平時不打開,但在新聞畫面裡,他們突然擁有了壹個安全通道。
如果說城市性格可以被壹種行為定義,那山東男人的看新聞儀式感,就像北京的准點列車,上海的餐桌紅酒,南京大爺的廣場象棋——穩定、不解釋、帶著壹種篤定的靜默美學。
在這個世界快進成8倍速的時代,他們卻用壹條條新聞,慢慢熬成自己的生活底味。
“慢即是快,我的朋友。”-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