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5-05-18 | News by: 外滩教育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纽约新闻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也更尊重孩子的意见
学者关宜馨在《不确定的爱》里,将中国父母在养育上的投入与治理国家类比,认为二者都是仰赖一种“布置的技艺”(the art of disposition)。
孩子所处的社会竞争规则或许不合理,家长们是心知肚明的,但是周遭的一切都在明里暗里告诉他们,无视竞争规则,最后背负这个代价的就是自己的孩子。他们没有选择,只能投入其中。
图片源自《小舍得》
中国的家长们,于是像战场上的军师一样,施展“布置的技艺”。磨练敏锐的眼光,巧妙地部署,掌握出动的时机,提前为孩子创造条件,力求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功效。
这里的创造条件,不仅包含为孩子提供优秀的教育机会、资源,营造积极的成长环境,也包含对突发事件的及时处理,对潜在危机的提前应对——
别的不说,就看最近升学季各大教育博主的直播间里,就挤满了为幼升小、小升初伤透脑筋的家长:有在民办和公办之间踌躇不决的,有在离家近和口碑好的选项前举棋难定的。
另一位朋友佳佳,也是未雨绸缪的典型。早在小孩幼儿园的三年,就前前后后给娃报了十几二十门艺术和体育的兴趣班,用她的话说:“是为了能及早发现小孩的兴趣点和天赋在哪里,后续能更专注地侧重培养。”
即使孩子如愿以偿上到了好学校,选好了专攻的兴趣特长,家长也会想方设法给老师留下好印象,以避免孩子在教室里被忽视、排挤。每个父母都在尽自己最大的能量为小孩谋划最有利的发展路径。
关宜馨还认为,如今这种理念又发展出了一种新的历史趋势——从“福特主义”到“丰田主义”的过渡。福特制生产模式围绕生产展开,然后再进行销售,而丰田主义生产模式则保持零库存状态,只有在沟通好市场需求之后再生产商品。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也与此类似,先是保持“零库存”状态,只有在孩子表达意愿之后才开始创造条件,以开放的姿态应对儿童的兴趣。佳佳是这个典型,上述的刘轩和妻子Cardin也是。他们举家搬到纽约,起初也是尊重小孩的意见,因为小孩本身喜欢纽约学校的教育。
但以上这些高度机动应变的教育方式,对家长的精力和资本投入要求也更高。
最后,再回到刘轩分享的一个故事:他们一家去滑雪,水土不服的抑郁意外被一个滑雪教练治愈。教练在动作指导里说出了通俗的哲理:“有时候,你需要往你不想去的方向走,才能到你必须到的地方。”而且,“如果你在这个地方都可以滑得很好,那你到哪里也都可以了。”
教育本身也没有标准答案。与其过多忧虑一个决定的好坏,不如大胆往前。
学孩子,用心体会每一个“当下”。-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