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5-18 | 來源: 華爾街見聞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更致命的還是來自近期的關稅政策,直接沖擊了斯凱奇的成本結構。數據顯示,2024年,斯凱奇約38%的銷售額來自美國市場,但其產品大量是從中國、越南和其他亞洲國家進口,其中約40%來自中國,而這些國家近期都受到了關稅的影響。
5月2日,斯凱奇在壹份文件中坦言,美國政府最近頒布的關稅政策以及稅率的不可預測性,對公司的業務運營造成了重大風險,並可能大幅增加公司的成本,降低公司利潤率。“關稅也可能導致公司的產品定價更高,可能會減少消費者需求,影響產品銷售量。”
這壹背景下,此次斯凱奇的私有化決策也被外界視為應對貿易戰的戰略性調整。與此同時,私有化後,斯凱奇也可以暫時擺脫公眾市場的短期壓力,有助於公司進行後續的業務調整。
壹場非典型的“3G式收購”
此次交易的關注重點,還有買方3G資本。
3G資本誕生於2004年,叁名創始人是巴西傳奇投行加蘭蒂亞(Garantia)曾經的所有者——雷曼、馬塞爾和貝托,叁人目前都是巴西前伍大富豪。
3G資本向來以低調著稱,但這家機構控制的消費品牌大家卻絕不陌生。百威啤酒、科羅娜、漢堡王、Tim Hortons等公司背後,都有其身影。巴菲特也曾對3G資本創始人盛贊,說雷曼是“世界上最好的商人”。
關於3G資本的投資邏輯,投中網曾在《穩坐全球消費投資機構第壹把交椅的3G資本,不行了?》壹文中分析過,總結下來主要有肆點:
壹、選定壹個天花板夠高的行業;
贰、找到壹個經營陷入困境的好品牌,將其收購;
叁,由壹名合伙人帶團隊空降,降本增效改造公司;
肆,公司走上正軌之後,尋找同行業中同樣被低估的品牌,繼續收購、改造的循環,直到擴張至極限,再去尋找下壹個獵物。
如果將前兩點套用在此次交易上,不難發現,斯凱奇的確符合3G資本壹貫對於好標的的定義。
首先,從行業角度。根據貝哲斯咨詢的調研,2024年全球運動鞋市場規模為1472億美元,預計在2024-2029年該市場將以5%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仍有上升空間。
其次,作為全球第叁大運動品牌,斯凱奇現金流相對穩健,且如上文所述業績表現不凡。更重要的是,對比阿迪達斯和耐克分別36倍和19倍的市盈率,斯凱奇當前市盈率為14倍,相對更低,也符合3G資本的標的篩選邏輯。
不過和以往有所不同的是,這壹次3G資本並沒有直接空降管理層,而是收購後由斯凱奇CEO繼續領導公司,且當前管理團隊的其他成員位置不變。戰略層面,也將繼續推進現行戰略舉措,包括拓展國際市場、擴大直接面向消費者(DTC)業務等。
過去幾年,3G資本頗具侵略性的投後管理模式壹度遭遇媒體和公眾拷問,被批評為“資本極簡主義”。然而此次對於斯凱奇的收購顯示,這家老牌投資機構似乎正在調整策略,這種“溫和幹預”,或許正是3G資本在爭議漩渦中尋求突破的進化方向。-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