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5-18 | 來源: 新周刊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電動車 | 字體: 小 中 大
滿電出發時信心滿滿,服務區充電時左右為難。
剛剛過去的伍壹假期,高速公路充電站再現“搶樁”奇觀。有服務區充電隊伍蜿蜒數百米,多車同時充電導致功率不足,更有站點搬出餐飲叫號系統管理排隊。類似的新能源車假期充電笑話,已成為這個時代的保留劇目。
截至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連續10年穩居全球榜首,保有量突破3000萬輛大關。但補能效率的阿喀琉斯之踵,始終是新能源車主們最大的焦慮,也是橫亙在行業面前繞不過的難題。
充電樁數量不足、充電速度緩慢的短板,在節假日出行高峰尤其嚴重:因為充電大排長龍,高速公路變身“充電停車場”是家常便飯,城市商圈充電位上演“搶車位大戰”也不鮮見,用戶對油電同速的期待愈發迫切。
電動車車主的裡程焦慮,背後問題值得深思。(圖/視覺中國)
如何解決裡程焦慮?車企、電池廠商乃至整個行業都在頭疼。但是換電和充電之間經久不衰的路線之爭,就壹直沒有結果。
你看,在上個月的2025上海車展上,兩條技術路徑的扞衛者,就都拿出了看家本領,試圖證明自己選的才是代表未來的康莊大道。
壹邊是瘋狂提速的超充陣營——比亞迪亮出“充電5分鍾續航400公裡”的閃充電池,星星充電的液冷超充設備則率先在海外市場落地;另壹邊是另辟蹊徑的換電派,寧德時代攜伍大車企連推10款換電車型,25億元換電站投資擴建計劃同步啟動。
補能效率的競賽,本質上是對用戶體驗的爭奪。
超充派試圖把充電時長壓縮到喝杯咖啡的時間,換電派則想讓補能過程比加油更利落。而解決補能焦慮,歸根結底,是車企們在爭奪未來新能源生態話語權。
油電同速不是夢
現在新能源汽車的充電速度有多快?答案是——和加油壹樣。
你沒聽錯,油電同速理論上已經不是夢。
今年3月,比亞迪率先投下壹枚技術“深水炸彈”,推出全球首款量產的兆瓦閃充系統。按照比亞迪的說法,該系統功率至峰值時,1秒鍾就能補充2公裡續航,5分鍾就能從35公裡續航充到407公裡續航。-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