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5-18 | 来源: 新周刊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电动车 | 字体: 小 中 大
换电虽快,但建设成本极高。(图/视觉中国)
当然,蔚来并没打算单靠自己。既然眼前面对的并非天文数字,最有效的破局法子自然是——拉盟友,和其他车企搞共享换电站,并和长安、吉利、一汽等7家车企共同组建换电联盟,通过共享基础设施和电池资产管理,进一步巩固自身的补能优势,同时降低运营成本。
另一合作伙伴宁德时代,则正和蔚来合作推进巧克力换电块。这种换电块兼容A0级到C级车型,能够实现跨品牌电池互通。此外,蔚来还公布了兼容多电池包智能换电站专利,适配“换电联盟”不同车型。
不难看出,当用户规模通过共享联盟壮大起来,换电站的前路尽管多有曲折,但未来多半还是走得通的。
事实上,换电早就是全球行业里反复折腾过的老话题。
国外最早搞换电的Better Place公司黄了,特斯拉试了也撤了,国内车企近几年反而越战越勇——除了蔚来,上汽、吉利、宁德时代这些大厂都在布局换电,其中不少都是换电联盟的玩家。
隐忧并非没有,甚至显而易见——这些新入场的玩家究竟是真的看好换电,还是多头下注占个坑,现在还真说不准。
无论是超充还是换电,它们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缓解用户的补能焦虑。星星充电研发高级副总裁李宏庆在接受贝壳财经采访时提到,超充和换电并非相互冲突,而是针对不同的市场需求和场景发挥作用。
快充和换电,都是为了美好的出行生活。(图/视觉中国)
“超充技术充电快但成本高,适合追求高效补能、对价格不敏感的用户,如商务出行人群;换电技术需电池标准化,更适合日常通勤、注重便利性、对价格敏感的用户。”李宏庆说。
从业内动向看,兼容性正成为新趋势:家里装个慢充桩每天补电,城里赶时间用快充,跑高速才找换电站。
就像有人喜欢自驾游的乐趣,有人偏爱高铁的便捷,车企需要的不是“站队”,而是各显神通——蔚来把换电技术开放给同行,特斯拉拼命建超充站,理想汽车干脆搞了个“超充+加油”的双保险。
至少在目前,面对3000万新能源车主的补能焦虑,中国有足够空间容纳超充和换电发展。-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