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5-18 | 來源: 每日人物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我已經清楚地知道自己不想在互聯網繼續卷了,可我還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准確地說,我不知道,在如今的職場環境中,我還能做什麼。
“向上爬”
我原本堅定地相信“努力壹定會有結果”,可現在發現,人呐,從前往後看,都覺著是努力,從後往前看,才發現是運氣。
我是應試教育中比較幸運的壹個。考上了985本科,又讀了研究生,在研究生期間,還拿到了公派留學美國的名額,那時學校裡拿到公派留學名額的大多都是博士生,研究生名額只有叁個。畢業後又順利地入職了北京壹家央企,拿到了北京戶口。壹切似乎都順理成章。
▲《未生》。圖 / 網絡
小鎮做題家們可能都憋著壹股勁兒,有股“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勁頭。我心裡壹直也是這麼想的,別人能做的我也能做。2020年底,我們在北京買了壹套房子,首付幾乎掏空了兩個家庭的家底,父母們還借了很多外債。每個月光是房貸就有15000元,我那時還在央企工作,到手工資只有幾千塊,我和愛人每個月壹收到工資,還完房貸,再打壹部分給父母還債,幾乎就不剩下什麼錢了。
而且,回看當年的很多同學,都進了互聯網大廠工作,我也有央企的同事跳槽到了大廠,薪資翻倍。別人都能在互聯網行業卷,憑什麼我不能。
2021年時,我通過內推順利入職了阿裡,那也算是我的高光時刻。我學計算機,阿裡這種大廠就是計算機學生心裡的“尖”,所以從讀書時起,我就對阿裡有執念,實習會投,畢業找工作也會投,而在工作兩年後,我終於完成了執念。
這好像也證明了,只要我努力,想做的事總有壹天會成功。
我那時候是很自信的,感覺想做什麼都能成,生活中的壹切都好像能掌控似的。我壹直有寫日記的習慣,每年壹本,如今已經積累了快拾本,現在翻開以前的日記,還能從字裡行間看出那股自信。剛畢業時,我列了伍年規劃,詳細地設想了30歲的我要在哪裡工作,做到什麼層級,並定下了年入百萬的目標。我甚至都記得當時詳細寫下這壹切時的想法:計劃越詳細,實現的可能越大。
剛進阿裡時,我就奔著這個伍年規劃努力。我要升職加薪,每天把計劃列得非常詳細,有空就和老員工打聽晉升職級的經驗,我當時太想成功了,甚至有點患得患失。晚上拾點多回家,還要帶電腦繼續工作,周末也經常整天加班,心思全是工作,做得不完美就內耗。
我甚至有點迷信努力的感覺了,以至於不努力的時候都會感覺到愧疚。我也幾乎沒有任何閒暇的時刻,在央企時,我的工作不忙,但壹有空,我就會上寫作班,報閱讀課,必須得學點什麼才不算浪費。
哪怕是看電視劇,我也是抱著學習的心態在看,像《甄媹太×P揖鴕恢卑閹背芍俺【繢純矗湊鐙質僑綰未碭髦秩思使叵擔徊講較蟶嚇賴摹I踔撩磕晡壹夠嶙判茨曛兆芙幔痰憬衲昕戳肆男┑縭泳紓⒋又醒У攪聳裁礎-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