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5-18 | 來源: 每日人物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林媛會利用空閒時間,努力學習壹些新技能。圖 / 視覺中國
疫情快結束的時候,互聯網行業已經出現好幾輪裁員了。我和丈夫經常會聊到,今天這家裁員,明天那家降薪。但我那時候堅信,只要我努力,多學點本事,這些外界的變化就影響不到我,裁員也不會輪到我。
對於在應試教育中走得很順的人來說,高考都是高光時刻,高中時候的努力是很純粹的,那時候兩耳不聞窗外事,壹門心思只管學。以至於工作後,也總是會不自覺地拿出高中努力的模式和勁頭。
這麼想來,我在阿裡的努力狀態其實和學生時代是很像的。
可眼看著到了30歲的關口,29歲這壹年,我被裁員了。我正向著年入百萬的目標壹路狂奔,突然被絆倒了。
被迫“向下”
比丟掉工作更難接受的事,是價值觀的崩塌。
2022年時,我入職阿裡壹年多,接到通知,被裁員了,那是我第壹次被裁員。我甚至不太記得當時發生了什麼,走出裁員會議室,我給丈夫打了電話,他後來跟我說,“你當時的聲音是帶著哭腔的”。
被裁員後的兩叁個月,我壹直在反復想這個事情,為什麼被裁員的是我?為什麼我這麼努力還是沒有拿到壹個好的結果?又把每壹個做過的項目都復盤壹遍,是不是哪裡沒做好?或者,是不是加班還不夠多?
▲林媛離開阿裡後,會反復想自己為什麼被裁。圖 / 視覺中國
緊接著我就開始發高燒,短短兩個多月的時間,我瘦到80幾斤,我其實挺能吃的,但我就是拉肚子,不停地吃,不停地上廁所。也開始去看心理咨詢師。我丈夫和家人都沒有想到這次裁員對我影響這麼大,看到我狀態這麼差,家人又幫我還了壹部分房貸。
這次被裁員不僅僅是丟掉工作那麼簡單,更重要的是,我堅持了將近30年的信念崩塌了。
原本,我信奉努力就會有結果,我壹直在努力向上爬,可爬著爬著,怎麼就突然被拋棄了。
崩塌的不只有努力這壹套價值體系,還伴隨著女性獨立價值的磨損。從小時候開始,媽媽就壹直教育我要有自己的工作,不能向丈夫要錢,我也總是能看到題材類似的家庭電視劇,電視裡妻子完全依靠丈夫,可最後家庭壹地雞毛。
所以裁員這壹個決定實際帶來的,是壹連串的災難式設想:我要沒有工作了,沒有收入,要向丈夫要錢,也很可能要面對像電視劇裡壹樣壹地雞毛的未來。
找工作時,獵頭也好像給了我壹拳。印象最深的壹次,獵頭直接問我,“結婚了麼,生孩子了麼,已婚未育不要哈”。我當時好像被打蒙了,壹個努力向上爬了叁拾多年的獨立女性,都不問問我過往的工作經歷,直接根據婚育狀態就給我否了。
去互聯網公司賺高薪這條路似乎很難走通了,加上這段時間的反思,我覺得過上身體、心理更平衡的生活,或許比賺錢更重要。我開始轉向“穩定”的工作崗位。
我有個同學從大廠轉行進高校做行政崗,她建議我也可以試著找高校的工作。那些從大廠離職轉型的人,有很多也都把目光投向了學校。翻開社交媒體平台,很多訴說大廠疲憊的帖子下面,總是能看到諸如“去高校”的評論,互聯網卷完,去高校“躺”,好像成了壹條經典路徑。
我開始壹門心思找高校的工作,很明確,又重新變得篤定。
幸運的是,我恰好趕上北京大學壹個文科類贰級單位,這是近幾年第壹次放出招聘名額,雖然沒有編制,但這幾乎算得上是個“鐵飯碗”了。帶我的老師告訴我,部門幾乎沒有裁員過,和大廠比起來,工作也很輕松,伍六點鍾就能下班,同部門也有很多工作了拾幾年的老員工,招我的時候,還擔心我沒有誠意,幹不長久。面試的時候,雖然問了年齡和婚育問題,但立刻就說她們不介意,還有人在單位裡生了贰胎,我對這裡的印象很好。-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