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5-18 | 來源: 歐亞新觀察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伊斯坦布爾會談的籌備工作與前幾次的失敗有著很強的相似之處,沒有人真正知道議程上有什麼,不清楚雙方是否對他們會談討論的內容有共同的理解,代表團的級別也在不斷變化。
澤連斯基曾堅稱他將親自出席,但前提是他能直接與普京會面。他說他只想討論30天的停火協議,僅此而已。與此同時,普京似乎對表演式的外交不感興趣,他沒有理由僅僅為了取悅西方而露面,更有可能在時機成熟時專注於具體的條約討論上。
如果俄烏兩國總統不親自參與會談,那就不會有大家預期的結果。從實際角度來看,這壹切意味著什麼?
最好的情況是,莫斯科和基輔的代表團抵達伊斯坦布爾,分別與美國和土耳其的中間人舉行會談,並帶著“繼續討論”的模糊承諾離開。最壞的情況是,他們根本不會會談,在離開伊斯坦布爾前,只會告訴美國人和土耳其人,對方破壞了和談進程。
再假設壹下:在最好的情況下,被稱為“烏克蘭和平進程”的長期休眠的軀體可能會多維持壹段時間。在最壞的情況下,我們可以正式宣布其死亡——任何取得真正進展的希望都將被擱置。
這是悲劇還是解脫,取決於您的觀點。伊斯坦布爾峰會將是漫長而憤世嫉俗的外交舞台上的另壹幕,每個演員在登上舞台時都清楚地知道劇本的結局。-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