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5-19 | 来源: 中国企业家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我曾问过,找我签字的目的是什么,对方的回答是确认一下,但我并未经手仓库快递寄送的任何数据,根本无法做到有效核对,这种流程本质上是“无效流程”。
就连我妈妈也深受其扰。有一次,我发现她花了近两个小时,审批100多项内容,但其中约一半都无需她亲自过问,她只是坐在那里“无情”地点同意。
我问她,这些东西由你审批的意义是什么?她说就是点个同意,自己并无异议,于是我直接说,这些审批本不应到你那里。这反映出公司审批流程存在诸多问题:审批人过多,导致流程冗长且效率低下;部分审批人并不了解具体业务,可能只是希望通过增加审批环节来分摊责任,最终形成一种“法不责众”的心理。
于是,我开始从我部门推进流程管理,去除一些无意义的流程。这是件急不得的事,但效果很明显。
例如,每月我们都会在新市场中挖掘有潜力的“黑马”达人,结合平台资源开展事件营销。1月,我们迅速与当时的热门人物颜安达成合作,从建联到活动执行仅用了一周时间,活动单场销售额突破100万元。按照公司过去的流程,根本不可能在7天内完成这个任务。
对于接班,内心笃定
在管理方面,我经常会观察妈妈是如何与公司高管相处的,我们也一起面试过部门重要岗位的候选人。我们两人都没什么架子,但与妈妈相比,我在决策时还不够果断,会更感性一些。
与初入公司相比,现在电商部门的大小事项,基本由我做决定。现在不会有做错决策天就塌了的情况,所以我觉得让自己经历一些失败并非坏事。
甚至当与前辈、我妈妈发生争执时,在自己更擅长的领域,我现在会更有勇气坚持自己,不妥协了。
过去设计周边产品时,妈妈和老员工会认为,品牌元素应更突出。其实我理解他们的想法,我们投入大量资源,主要目的是建立品牌认知,虽然目前麻辣王子品牌认知度已超90%,但未来仍需深化品牌差异化。
但有时,我在尽量兼顾突出品牌元素重要性的同时,依然会坚持自己的创意和想法,而且会反过来尝试说服他们,让他们理解如今的年轻消费者普遍反感说教式宣传,必须用更创新的方式去吸引他们。
如果双方都很有“想法”,不愿妥协,最后我就选择听自己的,因为我相信这是我更擅长的领域。经过这些年在一线的历练,我也更理解创业时的父母了。
前段时间,我偶然翻到父亲的笔记,看到他2014年为公司做的未来规划时,公司全年销售额才两三个亿。
在早期,因为品牌认知度较低,合作方可能认为公司不够高端,一些中高层团队去洽谈项目时常常遭遇拒绝。在销售额不佳时,爸爸他们也没有放弃,依然在坚持打造品牌,坚持不打折、不促销,正是这种坚持为品牌积累了长期价值。-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