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5-21 | 來源: BBC中文網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圖像來源,KEVIN CHURCH/BBC NEWS,班福斯教授的狗——“阿斯特”,正在執行放哨任務
這些化石骨骼皆屬於壹種名為厚鼻龍(Pachyrhinosaurus)的恐龍。該物種以及班福斯教授的發掘項目,將於BBC全新的《與恐龍同行》(Walking With Dinosaurs)中登場。該節目透過視覺特效結合科學研究,重現史前世界。
厚鼻龍生活於白堊紀(Late Cretaceous )晚期,為叁角龍的近親。其身長約伍米,體重達兩公噸,肆足行走,頭部巨大,頭頂長有明顯的骨質褶邊及叁只角。最具代表性的特征,是鼻梁上突出的骨塊結構,稱為“boss”(形容凸起的圓形裝飾)。
現時挖掘季剛剛開始,將持續至秋季。團隊現階段挖掘的地區面積雖小,但化石分布極為密集。班福斯教授估算,每壹平方公尺,可能埋藏多達叁百件恐龍骨骼。
迄今為止,團隊已發掘的范圍約為壹個網球場大小,但整個化石層沿著山坡延伸,長達壹公裡。
班福斯告訴我們,“其密集程度令人震撼。”
“我們相信,這是北美最大型的恐龍骨床之壹。”
“全球已知恐龍物種,有超過壹半是根據單壹標本描述的;而我們這裡,擁有數千只厚鼻龍。”
圖像來源,KEVIN CHURCH/BBC NEWS,派普斯通溪(Pipestone Creek)仍隱藏著許多秘密
古生物學家相信,這些恐龍當時正集體遷徙,從南方越冬地出發,向北前往夏季棲息地,行程長達數百英裡。
當時這片地區氣候比今日溫暖許多,覆蓋著茂密植被,為這群龐大的草食性恐龍群體提供充足的食物來源。
班福斯表示,“這是壹個單壹物種、單壹群體在某個時間點的完整樣本,而且樣本數極大。這在化石紀錄中幾乎前所未見。”
提供線索的化石
這片位於阿爾伯達省西北部的土地,不僅是厚鼻龍的棲息地。當時亦有體型更龐大的恐龍在此地漫步。研究這些恐龍,對於理解古代生態系統至關重要。
我們驅車兩小時,抵達“枯木山丘”(Deadfall Hills)。前往該處需穿越密林,涉水橫渡壹條湍急的河流——“阿斯特”則是用狗爬式游過去——再攀越濕滑岩石。
在這裡,毋須開挖;巨型骨骼早已被流水沖刷出岩層及洗淨,就在河岸邊,等待被人拾起。
壹塊巨大的脊椎骨很快被發現,泥地上還散落著肋骨碎片及牙齒。
圖像來源,KEVIN CHURCH/BBC NEWS,在枯木山丘發現的壹塊趾骨,埃德蒙頓龍的家園-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