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5-21 | 來源: BBC中文網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古生物學家傑克森·斯威德(Jackson Sweder)對壹塊疑似恐龍頭骨的化石特別感興趣。“我們在這裡發現的大多是鴨嘴龍,學名為埃德蒙頓龍(Edmontosaurus)。如果這真的是頭骨,那這只恐龍體型非常龐大——可能長達10公尺(約30英尺)。”
埃德蒙頓龍是另壹種草食性恐龍,曾在這片森林中游走,牠們的化石正協助古生物學家拼湊出這片史前土地的樣貌。
斯威德是鄰近大草原市、菲利普·J·柯裡恐龍博物館(Philip J Currie Dinosaur Museum)的收藏經理,厚鼻龍與埃德蒙頓龍化石的清理與研究工作均在此地進行。他目前正研究壹具巨大的厚鼻龍頭骨,長約1.5公尺,昵稱為“大山姆”(Big Sam)。
圖像來源,KEVIN CHURCH/BBC NEWS,傑克森·斯威德(Jackson Sweder)致力於研究“大山姆”(Big Sam),尋找有關古老世界的線索
斯威德指著頭盾頂端原本應有叁根角的位置,但中間那根缺失了。“所有保存較完整的頭骨,在那個位置都有壹根尖角,”他說,“但那個如獨角獸般的小尖角,似乎沒有了。”
多年來在這處非凡遺址工作,這個博物館團隊已收集了約8,000塊恐龍骨骼。實驗室擺滿了化石,當中包括厚鼻龍的各種尺寸的骨頭,從幼年到成年,應有盡有。
擁有如此多動物的樣本,讓研究人員能深入了解恐龍的生物學,包括物種的成長過程與族群結構。他們也能觀察個體差異,了解某些厚鼻龍如何在族群中脫穎而出——“大山姆”缺少的那根角,或許正是壹個例子。
突如其來的災難
圖像來源,WALKING WITH DINOSAURS/BBC STUDIOS,這群恐龍很可能在壹場天災中被消滅了
博物館與兩處遺址的詳細研究,正協助團隊解答壹個關鍵問題:為何在派普斯通溪(Pipestone Creek)會有如此大量的動物在同壹時間死亡?
班福斯表示:“我們相信,這是壹群在季節性遷徙中的恐龍族群,途中遭遇某種災難性事件,導致整個族群——或至少大部分個體——瞬間被壹掃而空。”
所有證據都指向壹場突如其來的洪水。可能是壹場山區暴風雨引發的山洪,洪水洶湧而下,連根拔起樹木、搬動巨石。
班福斯指出,厚鼻龍根本無法逃生:“牠們族群龐大,無法快速移動,而且頭重腳輕,加上不太擅長游泳。”
現場發現的岩石中,保留了洪水湍流所形成的沉積旋渦痕跡。石頭中的波浪見證災難被凝結的瞬間。-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