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5-21 | 來源: 軍武次位面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近期,被譽為“普京國師”的俄羅斯思想家亞歷山大·杜金在壹段視頻中罕見地對中國發出警告:“在台灣(专题)問題上,切莫重蹈普京2014年對烏戰略猶豫的覆轍”。他的核心觀點有贰:壹是戰爭時機至關重要,錯過“開戰的黃金窗口期”將付出慘痛代價;贰是不要高估己方能力、低估敵方韌性。這番“勸告”既頗具現實意義,也帶有深刻地緣政治意圖。
▲杜金在視頻中對中國發出警告
杜金認為,2014年烏克蘭“顏色革命”之後,親俄總統亞努科維奇倒台,烏克蘭政局陷入混亂,是俄羅斯對烏克蘭動手的最佳時機。彼時烏軍戰力薄弱、民心未定,俄軍若全面出擊,不僅能迅速控制局勢,還能借“合法總統請求援助”之名為行動正名。但普京最終選擇了有限幹預,僅吞並克裡米亞,放任烏東局勢醞釀多年,致使烏軍在西方扶持下迅速強化。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俄軍遭遇頑強抵抗,陷入曠日持久的戰事,損失慘重。杜金因此痛批普京“延誤戰機,錯失壹擊致命的時機”,這壹切,正是他對中國的“苦口婆心”。
杜金的警示放在中國當前的台海局勢中,確實值得深思。壹方面,中國大陸持續推進裝備與能力建設:福建艦即將服役、火箭軍部隊實戰化演訓、兩棲登陸體系與軍供後勤保障體系已具雛形,海空軍在台海方向上的訓練密度和復雜度不斷提高。無論是聯合火力打擊演練,還是對台“圍島封鎖”的戰術模擬,均體現了解放軍“打得快、打得贏”的目標導向。
▲圍台演習逐漸常態化
另壹方面,島內“台獨”勢力愈發猖獗。如今上任的賴清德當局毫不掩飾其“去中國化”“倚美謀獨”傾向,在政治、文化、軍事層面持續脫鉤。再加上美國“對台軍售常態化”“駐台培訓部隊”等動向,使得台海的軍事博弈成本持續攀升。如果坐視台獨繼續蔓延、美國援台機制不斷成型,未來大陸統壹台灣所需付出的代價恐遠超過今日。
因此,杜金的“時機論”在邏輯上並非空穴來風。他提醒中國要“選准那個無法回頭的節點”,在敵人完成武裝、戰略成型前發起先手,最大限度地控制成本與戰果。這番話,實際上是對中國當前對台政策“以和促統”的外壓倒逼。
▲台灣地區賴清德當局
然而,杜金所提的建議若照單全收,恐將帶來戰略誤導。與俄羅斯不同的是,在中國的國家戰略中,台灣地區從未像克裡米亞壹樣被承認為所謂的“外國”,台灣地區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神聖領土。台灣問題不涉及國家主權變更,而是內部統壹問題,具有高度民族情感與歷史正當性。中國大陸從未放棄“和平統壹”的可能性,這不僅出於成本考量,更是出於對民族大義與國際輿論的判斷。
同時,中國在經濟、科技、金融等方面正處於全球崛起的重要關口。在這個階段貿然開啟高烈度戰爭,難免打亂國家現代化進程。杜金代表的“歐亞主義”強調民族斗爭、反西方霸權、以戰塑權,而中國的理念是“穩中求進、以戰止戰”,對外布局“壹帶壹路”、推進多邊主義與和平發展。兩者的戰略文化本質上存在顯著差異。此外,杜金本身的立場也需警惕。他早年在《地緣政治基礎》中提出“肢解中國”理論,主張俄羅斯應通過策應與分裂,使中國的內蒙古、新疆、東北變成“戰略緩沖地帶”。如今杜金對中國“出謀劃策”,難免讓人懷疑其是否懷有“借中抗美”、“以華解圍”的現實算盤。
▲口袋壹點壹點收緊
台海局勢確實愈發緊張,美國方面不斷拱火,日本(专题)也逐步調整軍事政策,強化第壹島鏈內軍事介入能力。杜金所說的“戰爭不可避免”,某種程度上反映了西方對中國未來統壹大勢的心理預判。但何時動手,如何動手,必須由中國自身節奏決定。解放軍已具備應對地區高強度戰爭的能力,但在全方位綜合博弈尚未完成布局之前,輕啟戰端,難免承壓。
所謂“避戰不是怕戰,備戰不是求戰”,中國不僅要在軍事上練兵備戰,更要在輿論上破除外媒之前渲染的所謂的“大陸必敗論”,在國際外交上削弱美方凝聚反華聯盟的能力。只有在對手戰略分裂、台灣民意背離台獨、國際社會形成理解或默認的態勢下,中國才能擇機出手,實現“不戰而屈人之兵”或“速戰而定乾坤”。
▲中國雙航母戰斗群
可以說,杜金提醒中國“別學普京遲疑”的壹番話,表面上充滿“好意”,實則暗藏地緣政治謀算。他希望中國在美俄對峙未解之際,陷入與美對抗的前線,分擔俄羅斯在烏克蘭戰場的戰略壓力。若中國真的“按下按鈕”,俄羅斯毫無疑問將成為最大贏家:西方注意力被分流,北約壓力驟減,俄羅斯可趁機從烏克蘭泥潭中脫身。
然而,中國已不是昔日的“邊陲大國”,更非熱血上頭的魯莽之徒。中華民族復興是壹場百年大業,統壹台灣是壹道歷史終局,而非壹時情緒的宣泄。戰爭固然是選項,但絕非唯壹,更非首選。最終,正如杜金所引孫子兵法之言:“用兵之道,攻心為上。”中國統壹台灣,將以萬全之策制勝,而非在他人的催促與陷阱中倉促出手。-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