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5-22 | 來源: 聯合早報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中美博弈 | 字體: 小 中 大
中國與美國在人工智能領域激烈競爭之際,馬來西亞宣布將打造本區域首個由中國科技巨頭華為芯片驅動的人工智能系統後,隔天迅速撤回相關說法。
分析員認為,這顯示馬國在中美科技角力中處於“順得哥情失嫂意”的處境。
據彭博社和馬國多家媒體報道,數碼通訊部副部長張念群星期壹(5月19日)宣布,馬國已啟動策略人工智能(AI)基礎設施計劃,預計在明年底成為區域首個在國家層面部署華為“昇騰GPU驅動AI服務器”的國家。
她說,這個系統由馬國科技公司Skyvast和利揚芯片(Leadyo)合作開發,並獲得首相署、通訊部、賽城土地擁有者Cyberview、雪蘭莪州政府投資公司,以及馬國工藝大學等單位支持。
據她介紹,這個系統由華為昇騰GPU驅動,並引入中國初創企業深度求索(DeepSeek)的AI模型。
不過,消息公布後隔日,張念群辦公室在回應彭博社詢問時,撤回她關於使用華為技術的說法,但並未說明原因。
馬國投資、貿易及工業部隨後發文告說,Skyvast與華為合作的AI基礎設施計劃與政府無關,也不屬於任何政府對政府協議,或國家授權的科技項目。
此事很快引起美國政府關注。白宮的AI顧問薩克斯在社交媒體X引述相關報道,並發文稱:“正如我之前的警告,中國的完整AI體系已經出現。”
彭博社分析,馬國是川普政府推進新壹輪AI外交戰略的關鍵試驗場。美國的AI外交由薩克斯主導,他主張向國際市場大量投放美國AI硬件,同時設置防火牆,防止東南亞與中東等地區的數據中心靠向中國供應商。
中美博弈的中立空間日益萎縮
針對馬國政府迅速撤回言論,政治學者潘永強告訴《聯合早報》,這說明在當前的中美大博弈中,馬國和東南亞國家要繼續兩邊下注,或是繼續采取不選邊站隊的立場,但這樣的空間正日益萎縮。
他說,安華政府試圖在表面中立的態度下,略向中國傾斜。“這種外交操作在(美國前總統)拜登時期勉強可行。但川普上台後,這種做法就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
他認為,此事也可能反映馬國不同政府部門對地緣政治壓力,以及美國對華的高科技管制等相關信息的掌握有落差,對外交風險的理解程度也有不同。
他說:“貿工部負責對美關稅談判,因此對此特別敏感。其他部門可能為了沖業績,又或者對中國偏好度高而有不同判斷。”
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大學亞洲研究院院長詹運豪向《聯合早報》分析,張念群低調撤回言論是“因為她說錯話”,其中包括提到華為。
他說,打壓華為、對華為等中國企業斷供高端芯片,以及限制中國芯片外銷,都是川普政府壓制中國崛起的重要手段。“美國政府也以制裁為手段,在全球打壓中國科技企業。”-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