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5-22 | 来源: BBC中文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加拿大对华政策对标美国?
王镝上述表态是回应卡尼在竞选期间一场电视辩论中的言论,卡尼当时明确表示,加拿大目前面临最大的安全威胁来自中国。
“他称中国是加拿大最大的安全威胁,我认为这让他不太可能寻求跟中国建立更紧密的关系,特别是在选举之后。”全球台湾研究中心(The Global Taiwan Institute)项目经理吴至芳(Adrienne Wu)接受BBC访问时表示。
渥太华大学社会学暨人类学专业学院教授史国良(Scott Simon)告诉BBC,他认为卡尼的胜选,“基本上是延续自由党的政策,所以我想我们会看到是特鲁多政府政策的延续。”在史国良眼中,加拿大的对华政策不会有太大转向。
2024年10月,加拿大政府宣布对中国进口的电动车加征100%关税,此举与美国对中国电动车征收的税率一致,并对从中国进口的钢铁和铝产品加征25%关税;作为反制,中国于今年3月对加拿大的菜籽油、油渣饼、豌豆加征100%关税;并对水产品、猪肉加征25%关税。
另一方面,今年3月加拿大时任外交部长梅兰妮·乔利(Mélanie Joly,赵美兰)证实,有四名拥有中加双重国籍的加拿大公民在中国因涉毒罪名遭到处决。加拿大政府对此表示强烈谴责。
“两个米高(斯帕弗与康明凯)被关押的事件对人们来说仍然记忆犹新,然后就发生了这件事情,这看起来中国并不是真的很有兴趣跟加拿大建立良好的关系,”史国良说,尽管外界对于改善中加关系有着乐观的期望,但由于加拿大与中国在政体上有着明显差异,故难以建立更紧密的关系。
中加关系如何一步步恶化
加拿大与中国于1970年开始建交,是较早期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西方国家之一。
但2018年“孟晚舟事件”之后,两国的关系转趋恶化。
2018年12月,中国电信巨头华为的首席财务官孟晚舟过境加拿大时在温哥华国际机场被捕,当时美国以华为涉嫌违反美国出口管制对伊朗出售敏感科技的禁令,要求加拿大拘捕与引渡孟晚舟。
自“孟晚舟事件”之后,中加两国的关系转趋恶化。
在孟晚舟被捕不久之后,两名加拿大人康明凯(Michael Kovrig)和斯帕弗(Michael Spavor)被中国指控从事间谍活动被捕及羁押,“两个米高”事件引起西方社会广泛关注,此举被批评是“人质外交”。
随着美国司法部与孟晚舟方面达成协议暂缓起诉,孟晚舟于2021年获释返回中国,中国亦释放了两名被关押的加拿大公民。当时,外界有声音形容加拿大被夹在中美两个大国的角力之间。
但在孟晚舟事件之后,中加关系在这几年间并无改善的迹象。王惠玲说,人们曾经预期在双方释放对方公民后,两国关系或会好转,但这并没有发生,“我想加拿大人仍然非常担心与中国这个敌意的力量打交道,这是一个能随意把人拘捕的国家。”
2023年,加拿大保守党议员庄文浩(Michael Chong)称其在香港的家人遭受中国当局恐吓,事件引发两国互逐外交官,中国驻加拿大多伦多总领事馆领事赵巍被加拿大列为“不受欢迎人物”,后被驱逐出境;随后中国外交部宣布将加拿大驻上海总领馆领事甄逸慧(Jennifer Lynn Lalonde)同样列为“不受欢迎的人”,并要求其离境。
另一方面,过去数年,中国涉及干预加拿大选举的指控,今年加拿大外国干预调查委员会发表最终报告,确认中国及印度等国家曾干预加拿大选举。中国驻加拿大使馆发言人就调查报告回应,称报告是老调重弹,捕风捉影,无中生有。-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