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5-22 | 来源: 在人间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好多年前,还有一个家长邀请我去指导他孩子怎么和媳妇性生活。这个孩子是心智障碍,家长帮他娶了一个在农村长大的女孩。女孩虽然是普通人,但没有接受过性教育,一张白纸。我立即回绝了。我们是性教育老师,不是性治疗师,这不是我的工作职责。另外,我并不认可这件事,因为当中存在着不平等。
有一个女孩子每次来到少年宫上课,都会主动跟我打招呼,看到我从柜子里拿道具,会主动说老师我帮你。但是她在知识上的互动很少,很多课堂提问她答不出来。她妈妈也问过她,孩子什么都讲不出来。我们有点挫败,不确定她掌握了多少。
直到她妈妈带她去上沙盘课,这门课是帮助孩子表达情绪的。这个孩子堆了一个小沙丘。老师问那是什么,孩子说是乳房。后来她还堆了子宫的形状,这些都是我们课堂上展示过的图片。家长反馈说,孩子真的有听课。
后来,沙盘老师引导这个女孩子分享感受。她才说,她来月经了,她不舒服,她很恐惧、很害怕这件事。但孩子从来没有跟妈妈讲过这些。
有的心智障碍女孩来月经后,会很炫耀地跟我们说,老师,我今天来月经了。她妈妈跟她说过,来月经是因为你长大了,她就觉得她长大了,她不认为这件事不能跟别人讲。而在普通学校开讲座,我们问高年级女生是否来月经。即便现场没有男老师、男同学,她们也很害羞,多少还是有月经羞耻。
之前有一个帖子很火,一个孤独症孩子的妈妈说,女儿来月经,完全不能自理,她想切除孩子的子宫。站在妈妈的角度,我能够理解她,因为照顾一个心智障碍孩子真的很累。有可能这个妈妈掌握的资源很少,不知道怎么支持她的孩子;有可能她孩子的障碍程度很高,很难教;有可能是单亲家庭,一个人照顾。我们很难单纯地指责妈妈做得好不好,旁人没有办法体会她。我想更需要支持的是这个家长。
但是从《残疾人权利国际公约》的角度来看(如第十七条保护人身完整性和第二十五条健康权),切除孩子的子宫很不可取,我个人不认为家长有权利做这件事。对有些家长来讲,他们想到的唯一方法,真的是摘除子宫。就单纯因为月经导致家长照顾压力大来说,如果有医疗介入、有经验的人给予支持,其实有科学的方式应对各种状况。
前段时间,一个家长和我们说,她也动过这个念头。她女儿的子宫发育不完全,没有生育能力,月经很紊乱。但是医生告诉她,如果拿掉子宫,孩子的激素分泌会受影响,要一辈子吃补充激素的药物。家长最后决定和孩子一起面对。
我们会教孩子理解什么时候用卫生巾,怎么拆封,使用后丢到哪里,突然来月经了怎么求救,弄脏了裤子怎么处理……有的还要帮助孩子不害怕经血。有个家长说,教卫生巾这件事让她觉得退回到一开始教孩子吃饭的时候。有的家长教会女儿使用卫生巾就花了三四个月,这算是正常的。还有的孩子真的教不会,家长只能到点去学校帮孩子换卫生巾。-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