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5-05-22 | News by: 卢克文工作室 | 有0人参与评论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看着要侧翻的样子,其实不用担心,船只内部的压舱物会形成“不倒翁效应”,一番左右摇摆后,实现自动回正。
侧滑的缺点是操作难度大,一个不慎,很容易真翻船,小船较好操作,所以采用侧滑式的例子较多,大船不好操作,采用侧滑的数量少。
“崔贤”级作为5000吨级的军舰,谨慎起见,本不应采用侧滑的方式,但偏偏,本次出事的“崔贤”级二号舰,就是采用侧滑式下水。
为什么会这样?
原因就俩字:经济。
“崔贤”级一号舰“崔贤”号的建造地,为南浦造船厂。
而本次出事的是二号舰,建造地为清津造船厂。具体名称尚不清楚,有传言说是叫“金策号”,以纪念朝鲜的开国元勋金策大将,但还不太确定。
两座船厂的实力,有很大区别。
南浦厂所在的南浦市是个港口城市,在首都平壤西侧,大量平壤市内工厂生产的货物,会在这里装船出口,事实上是“平壤的出海口”。
南浦的经济实力强,上面也重视,造船厂条件好,船坞、龙门吊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产品以大船为主,有条件采用船坞式下水。
和南浦相比,清津虽是朝鲜第三大城市,但远离首都,受重视程度要差不少。造船厂的实力也不强,产品以小船为主,基础设施和条件都差。
清津厂没有船坞,无法采用船坞式下水,也没有尾滑式下水所需的尾滑轨,无法采用尾滑式下水。
只有侧滑轨,只能采用侧滑式下水。
朝鲜官方对事故过程是这样描述的,“驱逐舰下水过程中,因指挥不熟、操作不慎,没能保障底盘移动平行度。结果,船尾部分的下水滑板先脱离搁浅,部分区段船底被破孔导致船舰失衡,船首部分未能脱离船台。”
翻译过来就是,侧滑下水过程中,轨道不慎脱离,导致船尾下水了,但船头还在岸上,如下图。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你本来在桌子上站着,想从桌子上跳下来,但不慎踏空,导致头撞到了桌子上,脚砸地板,伤得必然不轻。
船尾有螺旋桨、主轴、发动机等设备,此番事故,这些设备大概率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修好少说得一两个月,要是出了大问题,可能还得换新的。
成本少不了。
尤其是发动机,通常会在建造过程中装好,如果坏了要换新的,可能需要切开舰体,十分麻烦。
金正恩就在现场,目睹了全过程,难怪这么生气。
对于事故的原因,金正恩表示,“这起事故完全由做事不慎、不负责任和不科学的经验主义所造成。”
意思就是,你们清津厂以前建造小船,采用侧滑没问题,大船你还敢采用侧滑,这不就是胡乱套用旧经验,属于经验主义么?
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不是清津厂不想用别的方式下水,纯属没办法。
其实,事故真正的原因,就两点。
一是清津厂首次建造大船,缺乏经验,加上前面说的条件不好,导致下水过程中,选择余地有限;-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