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5-24 | 来源: 腰线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我们站在这枚特立独行的羊肚菌前看了半天,内心排山倒海。
什么地温13°左右,什么土壤含水量50-70%之间,什么朝南的小山坡,什么溪畔湖边,什么榆树和杨树统统见鬼去吧。
人生有什么道理可言?
照片上的那枚羊肚菌我们没好意思采,因为觉得它并不属于我们,留在了原地,命名为羊肚菌遗址。
幸运的是,在草皮的另一头,我们又发现了一个,把它带回了家。
晚上,把这个春天唯一的一枚羊肚菌剁吧剁吧,和鸡腿一起煮了个汤。
喝汤的时候,我和桑姐夫都很沉默,虽然终于找到了羊肚菌,但完全是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蹭来的,一点自我智识都没有体现出来。
我说:怎么这汤喝着感觉有点羞辱……
他说:我也是。
从那之后,又有两周的时间,我们四处奔走,却一无所获。
渐渐,那种一次次燃起的渴望被颗粒无收的现实磨损了,我渐渐开始怀疑,等我真的找到了羊肚菌,我还会像梦里那么开心吗?
世上最好的事总是水到渠成,顺其自然。就算是非常想要的东西,如果得到的过程被给予了太多坎坷和考验,就算最后真的实现了,也不会特别满足兴奋,只剩下淡淡的疲惫。
我俩不再说出门采菌子,只说出门去转转,这样没有希望,也不会失望。
虽然嘴里说是随便转转,但眼睛依然本能地在林地上疯狂扫描,期待会出现奇迹,突然一个俊俏的羊肚菌,就会自己蹦出来。
在找菌子的过程中,更能感觉大自然的无常,它变幻莫测,有无数因果排列组合,任何机缘的变动,都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去年还高耸的巨木,今年再去已轰然倒地,拦住了去路。去年还哗哗流淌的溪水,今年滴水未见干到河床裂开。去年满地都是羊肚菌的地方,今年毫无踪迹,就像它们不曾存在,我只是做了一场梦一样。
大自然用实际行动教育人类,我们渴望快乐永续的执念终将成空。
(去年采到比手还大的羊肚菌)
羊肚菌最喜欢长在刚死或正在死亡的榆树下,所以每当我们发现一棵被雷劈断、或自然枯死的榆树,都会特别兴奋,因为意味着在它的滴水线附近,可能会长羊肚菌。
我突然意识到,我们寻找羊肚菌的过程,也暗含着期待和庆祝一棵树的死亡。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种想法很莫名其妙,但作为一个高敏感人,我经常会出现一些“非主流”的共情时刻。-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